悦耳的歌声在跑马山下飘荡,动人的舞姿在大渡河畔跃动。8月19日至25日,文化部“春雨工程”广东文化志愿者四川行活动举行,73名来自广东的文化志愿者奔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群众送上文艺演出、讲座培训和文化展览等公益性文化服务。
歌声送上南国的祝福 舞蹈搭起交流的桥梁
8月21日上午,文化部“春雨工程”广东文化志愿者四川行活动在美丽的“情歌故乡”康定拉开了帷幕。康定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启动仪式就在跑马山下的情歌广场举行。在《康定情歌》的优美旋律中,在广东省歌舞剧院《岭南鼓舞》的优美舞姿中,四川文化藏区行暨甘孜州爱国守法感恩群众优秀文艺节目选拔赛启动仪式同期举行。
启动仪式后,川粤两地的演员为康定群众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演出,广东的文化志愿者献上了精心准备的歌舞表演,带来了南国的祝福和问候,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当《我不想说》、《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响起时,台下的群众跟着节奏大声唱起来。四川省歌舞剧院和甘孜州歌舞团的演员们则表演了具有四川特色和藏族风情的节目,如锅庄、变脸、吐火等,让现场观众尤其是广东的志愿者们大呼过瘾。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是文化部与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活动。2011年,广东150名文化志愿者赴宁夏进行文化志愿服务。今年,根据文化部“春雨工程”的部署和安排,广东省文化厅精心准备了此次文化志愿者四川行活动。8月19日至25日,志愿者们深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奔赴康定、泸定、西昌、雅安、汶川等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大舞台”“大讲台”“大展台”相结合的形式,为当地群众提供文艺演出、讲座培训和文化展览等公益性文化服务。
其中,“大舞台”是一台具有浓郁岭南风情的演出,有舞蹈、独唱、合唱、广东原创流行歌曲联唱、杂技等;“大讲台”邀请了广东省著名的摄影和群文活动专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者面对面进行交流;“大展台”则由“珠三角变迁”“中国载人航天”“龙门农民画展”3个主题组成,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从展览中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领略我国载人航天的壮丽诗篇,感受龙门农民画的魅力。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总队队长杜佐祥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春雨工程”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广东搭建了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文化志愿者李超轶说,我们在为藏区传播岭南文化的同时,感受到了藏区很多原生态的文化,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学习和交流。
志愿者纵情歌舞 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无论是在情歌故里、跑马山下,还是在泸定桥边、邛海湾畔,文化志愿者们都高声放歌、尽情跳舞,用文化连接广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厚情谊,每到一地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8月21日上午的启动仪式上,身着盛装的康定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在情歌广场,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康定街头,挂有“文化志愿者”胸牌的志愿者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当几位志愿者走进一家土特产店,店主指着他们说:“文化志愿者,谢谢你们!”
8月22日上午,在泸定县泸定广场演出时,当地群众将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广场上没有座位了,他们就里三层外三层地站在广场四周,踮着脚观看,一些小朋友在后面看不见,便不停地往前钻。当演出进行到2/3时,天空下起了小雨,但人们并没有离场躲雨,而是一直看完演出,并对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8月23日晚,在西昌金鹰剧场演出时,偌大的剧场座无虚席,观众们早早就走进剧场。演出结束后,观众还与演员举行了盛大的联谊,在邛海边把酒言欢。
蜀道艰难难不住志愿者 高原反应吓不倒众演员
此次参加四川行的文化志愿者共73人,由广东歌舞剧院、广州市杂技团以及东莞市、惠州市龙门县的文化志愿者组成,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才12岁。在四川演出期间,志愿者们克服了许多困难,顺利完成了演出任务。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志愿者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藏区交通不便,山路崎岖艰险,志愿者们从一个演出地赶到另一个演出地,往往要连续乘坐七八个小时的车,忍受山路的颠簸。尤其是8月22日上午从康定赶往泸定演出时,原定10点半演出,但由于车速较慢,到达泸定时演出已快开始,演员们来不及去化装间,就在车上化装换装,保证了演出按时开始。
8月19日至21日,在康定演出期间,下起了雨,气温陡降至七八摄氏度,不少演员都患上了感冒。因水土不服,有些志愿者出现了高原反应、腹泻、耳鸣等不适症状,有的甚至要到医院吸氧、打点滴。但他们没有向困难屈服,依然全身心地投入演出,用坚持赢得了喝彩。
在这群无私奉献的人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3位60多岁的演员和两位10多岁的小女孩。来自东莞的杂技领队尹燕春今年66岁了,由于水土不服,在康定时腹泻,但他还是坚持指导队员排练和演出。国家一级演员李春来和王景环都已年过六旬,他们和年轻的演员一起长途跋涉、同台演出,他们表演的滑稽剧《喜洋洋》以夸张的表情、滑稽的动作,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16岁的张绍娟和12岁的张绍旭是来自东莞的杂技演员,是出生在贵州的两姐妹,跟着尹燕春学习杂技。在四川演出期间,她们为当地群众献上了精彩的杂技《冰上芭蕾》。当她们小小的身子在圆桌上翩翩起舞时,引起现场观众一阵阵惊讶和赞叹声。姐妹俩很懂事,不仅倾情表演,还自己安放道具,让年长的演员们又疼又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