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那达慕大会——鄂尔多斯:文体共生辉

来源: 中国文化报

8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那达慕大会的各类体育项目已经全面展开。在体育赛事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大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有声有色,为本届大会献上一场文体交融、充满创意的文化盛宴。

    图书馆: 让更多人了解公共文化

    体育未动,文化先行。早在那达慕大会开幕前夕,作为大会文化活动一部分的“书香鄂尔多斯全民读书文化系列活动”就已于7月展开。本次文化活动不但包括提供图书精品服务,还有“我最喜爱的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等。鄂尔多斯市图书馆馆长乔礼表示,以这种走出去送文化的形式来感染民众,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从而呼应大会“文化惠民”的精神。而征文活动的举办,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文化活动的群众互动性、参与性,另一方面则是要将公共文化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宣传普及下去。“只有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才能促使公共文化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乔礼说。

    本次那达慕大会期间,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充分利用场地资源,举办免费对外开放的毛体书法作品展。“举办书法作品展不但能够丰富大会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黄振声说。

    博物馆: 不止有良好的基础设施

    总建筑面积41610平方米、总投资近6亿元,这组可以和省级博物馆相媲美的数据,就是位于康巴什新区的鄂尔多斯市博物馆所拥有的。“我们从未想到在鄂尔多斯这样的小城市能看到如此气势恢宏的博物馆。”一位从外地来观看那达慕大会的观众说。

    据鄂尔多斯市博物馆馆长窦志斌介绍,鄂尔多斯市博物馆自5月18日正式开馆以来,已接待观众25万人次。馆内设有古生物陈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展等七大展区,展览内容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迎接本次大会,做好大会的文化服务工作,全馆上下团结一心,确保了在大会前夕开馆。”窦志斌说。

    在那达慕大会期间,不断地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来博物馆参观。大多数来访者都对博物馆的丰富展出内容和高质量的展览服务赞不绝口。窦志斌说:“博物馆仅仅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够的,办好让群众满意的博物馆,还得靠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将富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观众。”

    群艺馆: 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走进鄂尔多斯群众艺术馆,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本次那达慕大会期间,群艺馆展出了114项、350种国家级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涵盖民族民间文学、服饰、手工技艺、歌舞文化等多个门类。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都是来自当地民间。“如果没有那达慕大会,没有群众艺术馆,我们这些文化艺术作品很难得到如此好的展示。”在场的多位民间艺术家表示。

    据鄂尔多斯群众艺术馆馆长高怀信介绍,近年来,鄂尔多斯群艺馆深入贯彻“文化惠民”的方针,不但在民间挖掘出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还经常举办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百姓送去文化实惠。这次那达慕大会期间,群艺馆一方面展示了多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和艺术家,并且大力向社会推介;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管理,派社区辅导员带动社区文化和群众文化的整体活跃。“作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示范性龙头单位,我们应该明确自身责任,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高怀信说。

    群众文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鄂尔多斯群众艺术馆建成国家地市级一级馆,这是鄂尔多斯群众艺术馆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标志着鄂尔多斯市群众文化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谈到这些,高怀信说:“人民群众才是文化发展建设的主力军,以前当地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得并不尽如人意,但在近些年,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空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