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电视剧题材大量重复的现象,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将对电视剧制作单位提出“减少产量、推出精品”的发展要求。与此相对的是,在9月10日由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的2012年秋季(第十一届)首都电视节目推介会上,在过万集的电视剧集体亮相的同时,精品剧也确实成了稀罕物。
日前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电视剧编剧首届(南京)讲坛上,与会的知名编剧、导演和演员代表,也就国产电视剧如何推出精品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当务之急是鼓励原创
目前,国产电视剧精品不多,而相似题材甚至相同题材扎堆的现象却比较严重。中广协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曾担任《雍正王朝》等电视剧编剧的刘和平讲到,有一个演员说他今年拍一模一样的人物关系和同样人物的戏拍了三个,他接到第二个本子的时候基本上不需要看剧本就知道怎么演,没有想到第二个拍完了到第三部,还是一样的。同质化现象已经严重到如此程度。
刘和平认为,电视剧进入市场之后,受到了市场需求、制片方、投资方、播出平台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商业化的市场约束了编剧的创作,致使很多编剧无法根据自己所具备的创作技巧、所积累的创作经验和自己多年形成的创作觉悟,根据自己对文化对艺术的追求,来全身心、热血沸腾地进行创作。商业化的运营生产模式,是造成国产电视剧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原因。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鼓励原创、奖励精品。
鼓励原创,首先是要在电视剧制作源头上,鼓励编剧多写与众不同的剧本。导演安建认为,一部好的电视剧要建立在主题、故事架构、人物塑造等都是原创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原创精神就没有话语权,而原创必须从编剧做起。他呼吁编剧把所有的创作才华都贡献到原创上,少一点改编,少一点类型,少一点跟风。
编剧们对原创的呼声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尤其值得一提的好消息是,为了鼓励原创、奖励精品,中国电视剧优秀原创剧本奖将于明年启动,国家广电总局将每年拿出1000万元奖励优秀电视剧剧本,评选十大原创剧本和20部入围剧本,以努力提升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水平。
好剧本要让导演欲罢不能
谈到电视剧同质化问题,那么多电视剧扎堆,如何在那么多现实题材雷同的情况下突出重围?曾以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火爆荧屏的编剧王丽萍认为,避免同质化、坚持原创,就是怎么样在题材里头找突破。她说:“2007年以后,国产剧里面冒出很多苦情戏,母亲也好,女儿也好,就在比谁更苦,而且荧屏上眼泪流得哗啦啦的,看谁比谁过得更惨。那个时候我的母亲是电视机前的忠实观众,她跟我说能不能写一部戏让我们很快乐?能不能有一部戏让我家里头从老到少都能看?所以我就想写一个美好一点的、快乐一点的东西,然后把生活中的很多素材放进去了,这才有了《媳妇的美好时代》。”
安建把导演跟剧本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情人的关系。他认为,好的剧本必须让导演迷恋它,让他在故事中不能自拔,之所以不比喻成夫妻关系,是因为导演还得喜新厌旧,要一次次对不同的好剧本欲罢不能,一次次被打动,一次次释放。安建认为,一部好的原创电视剧剧本,应该达到几个主要标准。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故事。虽然人们对好故事的标准见仁见智,但是安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他认为真正好的故事都是比较简单的,能用几句话就可以说得清。其次,一个好的剧本要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故事和人物是一部好剧本不可缺少的灵魂。具备了这两点之后,第三个标准就是叙事策略。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不仅可以给旧的故事以新的含义,也是避免电视剧同质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精品电视剧要弘扬真善美
著名演员唐国强认为,一部好的电视剧,光有好故事是不够的。“好故事说完之后让你顿然悟出一个道理,这是很关键的。很多人看一个好故事很热闹,完了就完了,没有上升到理,这个理上升了,就是一个好作品。”
目前播出的电视剧中显然很少有能达到这一层次的,恰恰相反,所谓戏说历史却不尊重历史、不尊重艺术的电视剧比比皆是。唐国强认为,《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四大名著没有一个戏说。一些电视剧的问题不是戏说,而是胡说。他举例说,一部港台电视剧,皇上跟太后坐在一把椅子上问大臣:爱卿为我们朝廷立下盖世奇功,你想要点什么?大臣站起来说:据说先皇当时给皇上那个地很好,臣想要这个地。这不是找死吗?先皇给皇上的地他想要,这种基本的历史常识都没有,这么写完全是为了表现宫斗,表现女人玩心计,这叫胡说,既不尊重历史也不尊重艺术,是把艺术当做挣钱的工具。
格调不高、表现人性的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成为一些电视剧无法跳脱的窠臼。王丽萍说,这个世界上是有不公平、有黑暗,但是人内心里最柔软的一块其实还是善良和美好。无论穿越多少年,无论过去多少时间,这种美好的力量肯定是打动观众的。在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中,如果你能表达人性中的真善美,能有一双发现新鲜和亮点的眼睛,就能够展现你的特色。而在电视剧中,这个真善美不是编剧强加给观众的,一定是通过无数的细节和无数的真实对话表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