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浦东行”之“三馆”免费开放篇:免费开放 服务为先

来源: 中国文化报

8月18日,在东方社区信息苑周浦分中心,65岁的张大爷正借助这里的网络平台,饶有兴致地收看一场音乐会的视频。“虽然家里的网络比这里速度快,但我还是喜欢来这里上网,因为这里热闹呀!”张大爷说。自去年3月开始,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是在镇文化服务中心愉快度过的,“上午在这里看报、读书,下午上网,日子过得比以前丰富多了,不但心情愉悦,还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自己能独立上网,基本操作就是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教的。”

    今年暑假,14岁的中学生王冬越经常在妈妈陪伴下,到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阅览室读书学习。“他比较喜欢读一些反映校园生活的书籍,我也会给他推荐一些名著来读。这里的书很全,服务态度也让大家满意。”来自周浦镇果园二村的张建红女士表示,节假日也会带儿子来图书馆,“有这么好的条件和资源,让孩子多读一些好书对成长很有好处。”

    据了解,近几年,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读者办理的“一卡通”每年以近千张的数量递增,2011年,该图书馆位列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基层服务点办证量第6名、文献流通量第8名。此外,周浦镇还结合自身作为“全国书画之乡”和傅雷故乡的实际,设立了书画特色书库和傅雷特色书架。在书画特色书库上,记者看到了大量各地书画大家的书画作品集、各类字帖等;傅雷特色书架上的数百册傅雷作品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借书免费、办卡免费,甚至还有免费延伸的服务。在塘桥镇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专门为读者准备了医疗小药箱和放大镜等。在康桥镇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里悬挂的一面特殊锦旗上,“片片爱心送报忙,精神食粮送健康”的字样格外醒目。据了解,锦旗赠送人——康桥镇康四村的姚杏宝老人今年已经80多岁,因行动不便不能到图书馆借阅书报,康桥镇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送书、送报,七八年间风雨无阻,图书馆留存的老人借阅书报签收表有厚厚的一沓。

    在浦东新区图书馆最为有名的视障书屋里,盲人和弱视者可以在这里看电影、上网、参加电脑培训等。在这间曾获国际图联创新奖的书屋里,盲人读者送来的锦旗挂满四壁。“在国家盲人图书馆建设之前,这里的设备是最先进的,有近千名志愿者,包括高校青年志愿者、社会白领志愿者、社区中老年志愿者以及暑期来体验的小志愿者,他们每天与盲人一起,护送而来、陪伴回家。”浦东新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宽敞明亮的大厅、舒适整洁的自习室、品种丰富的图书……浦东新区图书馆因此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文化场馆之一。该馆今年上半年共接待读者134.98万人次,外借图书126.09万册次,办理有效借书证20462张,累计办证数达114104张。开馆两年多来,这里已成为人文艺术展览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图书馆一楼12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今年上半年已举办人文艺术展览19场,参观人数约9.05万人次。

    航头镇面积59.9平方公里,有耕地2514.6公顷,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作为浦东新区的“三农”重镇,如何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一直是航头镇文化服务中心等部门工作的重心。从2006年5月起,航头镇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为给群众提供全方位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11名文化辅导员每年下基层蹲点,提供艺术和文化创建指导800多次,培养起50多支特色文化团队。

    而在区域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流动人口多的的三林镇,除了镇文化服务中心,该镇还在世博家园、永泰社区等地建设了4个分中心,打造了“1+4”服务平台。 一位随世博会搬迁来到三林镇安家落户的居民幸福地表示,在三林镇,只要有文化爱好,都能有一个好去处,“世博会搬迁改变了世博家园居民的生活,而来三林镇居住则改变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