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风——河南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来源: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8日至11月20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是我国最高规格的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之一,期间,将举办“河南文化周”。

    9月27日,“中原风——河南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副厅长康洁、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等领导、艺术家代表和豫沪50多家媒体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上,杨丽萍厅长介绍了河南的基本情况、文化建设和参加河南文化周的情况,她说:“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河南的两个跨越,其中之一就是‘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打造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创新区的定位被提了出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接着提出‘敬畏文化、学习文化、振兴文化、服务文化’的号召,文化工作放在了重要地位。河南文化方方面面如雨后春笋,都有很大提升。此次来沪展演的剧目代表着河南艺术的最高水平,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河南文化周’的举办也凸现了艺术节‘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宗旨,更能彰显厚重、多元、经典的中原文化。希望强劲的中原风能够吹进上海,能够风动中原。”

    陈东副部长在致欢迎词时说: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嘉宾省文化周活动历来是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服务全国的主要文化平台,众多带有地方特色的作品从这个平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近年来,河南省文化厅领导高度重视文化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经过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认真研究决定将举办“河南文化周”,希望通过对河南文化的全面展示和推介,使河南文化能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上海人民,吸引世界的目光,进而进一步推动中原文化与世界的接轨和交流。

    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说:“我们将和河南省豫剧二团联袂在上海演出台湾豫剧团新编豫剧《花嫁巫娘》。第一次来到国际大都市上海演出,心中忐忑,不知道上海观众能否接受台湾风格的‘现代派’豫剧,我们尝试改革,揉豫剧、京剧为一体,这样的演出颇受台湾观众的认可,这次,希望上海观众能够喜欢。”

    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说:我们豫剧和上海是老朋友了,之前曾在上海已有成功演出的先例,这次为上海观众带来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豫剧《清风亭上》,我们将和上海观众一起在“清风亭”这座人性“大善”与“大恶”交织的亭台上反省、感悟。

    据悉,11月6日“河南文化周”将正式开幕。届时,文化部、河南省、上海市领导和其他省市区领导、艺术节组委会成员及海外嘉宾、上海文化界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将参加开幕式系列活动,话剧《红旗渠》作为开幕式演出将在上海大剧院率先亮相。“河南文化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舞台表演、艺术展览、广场演出、文化讲座、节目交易等五部分。其中,舞台表演将为观众呈现由河南省话剧院演出的大型话剧《红旗渠》和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豫剧《清风亭上》,并特邀台湾豫剧团演出新编豫剧《花嫁巫娘》;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汉字》展,向公众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艺术节“天天演”将上演一台集河南民乐、歌舞、开封盘鼓、少林功夫、豫剧折子戏为内容的表演节目;文化讲座《中原文化走出去》、《华夏古乐》将分别由专家讲述中原文化的丰富内涵、“走出去”的发展历程以及河南出土的古代乐器的功能和历史演变过程,展示中原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艺术节国际演出交易会特设的“河南省展区”,将向国内外演出机构推介河南优秀精品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