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由北京歌剧舞剧院、中国杂技团、北方昆曲剧院骨干演员组成的北京文艺演出团,以及体现着北京高雅艺术魅力的北京交响乐团和中国三大男高音,先后赴德国、土耳其巡回演出,在两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北京文化潮”。两国观众不仅近距离地一睹北京文艺院团和北京艺术家的风采,而且充分感受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勃勃生机。
近年来,国内文艺院团纷纷出国演出,在“走出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有些取得了成功,但也有的效果欠佳,虽然“走出去”了,但没能真正“走进去”。总结不成功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文艺院团自身实力差,或者没把高质量的节目带出去,导致演出水准整体不高;二是没有考虑演出所在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口味,导致观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低。
北京市属文艺院团此番德国、土耳其的巡演,不仅精选了代表自身水准的一流节目,而且充分考虑了两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北京文艺演出团此次巡演,共准备了16个节目,包括民乐、舞蹈、杂技、京剧、昆曲等不同门类,且都是北京歌剧舞剧院、中国杂技团、北方昆曲剧院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既有中国传统内容,如民乐合奏《金戈铁马》,也有与演出所在国相关联的元素。考虑到两国观众的接受程度,这些节目都不长,内容也很紧凑,且加入了大量的摇滚乐元素,使得演出动感十足,活力四射。演出团还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了节目单,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上演的节目尽可能贴近当地观众欣赏习惯。正因如此,他们的演出引起了两国观众的强烈共鸣,如德国科隆大教堂前广场的演出,台上演员演出,台下观众跟着起舞,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走进去”。单纯追求“走出去”的形式和数量,而不讲究质量和效果,是“走出去”的大敌。因为这样不仅不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甚至会产生副作用,导致那些较少接触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读,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在于“走进去”,一定要在“走进去”方面多做文章。北京市属文艺院团此番德国、土耳其巡演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