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情感的载体,音乐是心灵的港湾。我为上海常年拥有10万观众的音乐普及品牌演出而赞叹!”这是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的东方市民音乐会发出的由衷赞叹。
把观众在周六上午10点吸引到剧院,让1953个席位高朋满座,偶尔一次尚可实现,周周如此就并非易事,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做到了。“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地处浦东的东方艺术中心的前景,甚至有人预言,不要说让观众买票看,就是每天免费拉一两千人去,也坚持不了多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宏鸣说。但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该中心举办的东方市民音乐会已累计演出377场、观众达55万人次。
始于2006年7月的东方市民音乐会,票价分别为80元、50元和30元,学生票15元。创办当年是每月一场,从2009年开始每周一场,已有近40个国家的演奏家和中外40余家音乐团体在此表演,献上20多种音乐样式的表演。林宏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周一场,一年有52周,每场满座是1953个,相当于全年售出低价票近10万张。
作为浦东新区文化惠民的一项重要工程,东方市民音乐会除了在剧场内演出,还同时在浦东广播电台现场直播,“让剧场之外的人在广播里也可听音乐会”。如今,凭借“高贵不贵、文化亲民”的观众口碑,东方市民音乐会不仅名满申城,也迈向了长三角乃至全国。2010年,东方市民音乐会成为浦东新区唯一的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一同被列为浦东标志性文化建筑的浦东图书馆开放两年多来,也开展了诸多各具特色的服务活动。在《舌尖上的中国》余热未消之际,浦东图书馆与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合作,在该频道的“浦东文化讲坛”中,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记者在现场看到,6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
今年暑假期间,浦东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活动,比如“故事妈妈讲故事”,志愿者可以用中英文甚至图画的表达方式,为孩子们讲述精彩故事。为读者的服务占据了浦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时间,甚至许多工作人员都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家人也曾表示过不满,但是一来到图书馆,感受到这里的文化氛围和服务,就觉得我们的工作还是非常被社会认可的。”浦东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毕震钧说。
今年上半年,浦东图书馆已举办了14场“故事妈妈讲故事”活动,有1000多名家长和儿童参与。此外,浦东图书馆还为7个民工小学和1个蓝领聚居地提供了图书阅读帮助,为每家配置了1500套图书以及300套音像资料,为其他25家延伸服务点调换图书18437册。
在不同于一般街镇的陆家嘴社区,如何更有针对性地为金融白领等人群服务,一直是浦东图书馆思考并探索的问题。他们曾经提出“文化新区文明育人”的口号,意在通过文化使得居民受到教育,得以提高文化素质。今年,社区文化中心把陆家嘴社区文化节分成4个篇章:阳光篇针对社区内的青少年群体,时尚篇针对金融楼宇中的白领,健康篇开展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民健身活动,快乐篇邀请12个国家的民间文化团体加强与辖区内中外青年之间的互动。“这样有所针对,又有所区分。”一位社区文化专干说。
在浦东的农村地区,服务主要靠配送。在第三期2012年浦东新区周浦镇《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送预告》的宣传单上,记者看到了7月至9月,从镇文化中心到周浦镇15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以及几大文化活动团队要配送的文化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演出、培训、学习交流等160多项活动。宣传单上,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名称、预计参与人数十分清晰。
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吴蓓说,这样的配送活动全年都在做,每个季度的配送预告单都会提前印制发放,并同时把预报内容放到网络上,让老百姓及时、便捷地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方便他们学习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