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中心中的金融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拥有着众多的商业楼宇,汇集着不同阶层的人群。据介绍,陆家嘴社区(街道办)有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万,外来人口4万多,楼宇中流动人口40多万。
“说到陆家嘴全世界都瞩目。在这样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内涵和层次。不仅应有社区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也应该有让社区白领、金领喜爱和欣赏的文化品牌,努力形成雅俗共赏的社区文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层次。”陆家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表示。
在今年陆家嘴社区文化节四大篇章中,阳光篇针对社区内的青少年群体,时尚篇针对金融楼宇中的白领,健康篇针对全民健身。而在时尚篇中,从今年6月开始的“浦东工行杯”4场“白领秀”轮番在东方明珠广场上演,从“达人秀个人才艺展示”“T台秀”,到插花秀、厨艺秀,一展白领们8小时之外的身手,既让白领们在工作之余体验到了参与文化活动的快乐,也让社区居民见识了白领人士的另一面。
陆家嘴街道负责人表示,针对陆家嘴社区聚集着不同的人群,街道在区域内将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及中心,“如现浦东文化馆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等均较理想,将其设计改造为金融城区综合文化艺术中心;将现东昌电影院建造为金融城区影视演艺中心,以周边街路为区域,围绕文化、购物和休闲主题,调整、置换物业形态布局,引进各类具有文化元素的商铺店肆、书斋画社,打造集文化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休闲广场(街区),重现东昌电影院昔日繁华之象;在现陆家嘴中央绿地,建造以适合楼宇白领为活动主体的文化休闲广场。”这位负责人说。
陆家嘴社区为白领推出的文化服务,只是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浦东,这样的做法比比皆是。
8月下旬,记者在浦东图书馆参加了一场主题为“梦幻之声——丹麦达尼情深演示会”的活动,这一活动属于图书馆“音乐与文化”音乐鉴赏系列活动之一。据活动负责人介绍,该活动主要是针对音乐发烧友,自去年推出以来,吸引了远近众多有共同爱好的音乐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参加。
今年上半年,浦东图书馆完成了7个民工小学、两个重大工程建设点以及一个蓝领聚居地的延伸服务点建设,为每家配置了1500套图书以及300套音像资料。此外,还为其他25家延伸服务点调换图书18437册。
针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外来人口聚居的特点,三林镇、潍坊社区等将公共文化服务和项目送到工地、军营。近年来,三林镇每年组织50场文艺演出、160场公益电影、1万册图书配送到文化活动点。今年的读书教育节上,潍坊社区文化中心将图书漂流活动办到建筑工地,将图书送到了农民工手中。
上钢新村街道是钢铁工人的家园。他们自1995年起开始举办的“上钢杯”青少年钢琴赛,已从最初的区级比赛项目上升为市级,甚至辐射至长三角地区。洋泾社区对于残疾人的帮扶非常重视,让残疾人艺术团挂靠在文化中心,并派老师进行专门辅导。“辅导他们建立残疾人合唱队;同时在每周四下午为残疾人开设声乐班,由社区学校专门的老师进行培训。”洋泾社区文化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泥城镇文化服务中心以文化服务为载体和抓手,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双拥工作。近年来,他们为了丰富驻军军营业余文化生活,一方面把战士们渴求的音响器材、社会百科类书籍送进军营;另一方面发挥自身文艺人才充沛和文化设施器材完备的优势,将部队官兵请到文化中心的现代化剧场内,结对儿同台表演文艺节目。驻防部队官兵为泥城镇开发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同样成为泥城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文化发展成果的享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