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省区办“大文化”:宁夏文化体制改革添活力赢市场

来源: 人民日报

曾亏损550多万元的宁夏电影集团,在转企改制后的短短3年内“大翻身”,投拍的电影《画皮Ⅱ》国内票房突破7亿元,首开中国“小厂拍大片”的先河。

    记者从10月10日召开的宁夏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上获悉: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体制机制创新驱动文化体制改革,从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入手,积极推进文化单位政事分开和资源整合,全面实现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目前已基本完成中央既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初步实现了小省区办“大文化”的目标,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要把中央要求和宁夏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研究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入手,积极寻找突破点,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改制后的文化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文化产业能够继续做大做强,干部职工的利益不受损失。”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蔡国英说。2008年以来,宁夏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落实鼓励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税收减免、融资贷款、土地转让以及人员转制分流、退休养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截至目前,自治区和银川市6家转制文化单位全部实现转企,共有536人转换身份,1138人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31家,3309人从事业单位进入转制文化企业工作。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拿出1164万元财政资金重奖了109项文艺作品,并对演艺集团在基层按场次进行补贴。

    转企改制后文化单位经营活力和市场意识明显增强,业绩显著提高,以传媒行业为例:2011年,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图书1975种,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利润308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75%和18.11%,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3.85%;宁夏报业传媒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利润32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4%;宁夏广电传媒集团实现经营收入4.4亿元,利润319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3.74%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