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充当后盾 场馆建设不断加快 群文活动精彩纷呈:潍坊文化惠民多点开花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金秋时节,凉风习习。10月12日晚,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广场人潮涌动、歌声飞扬,潍坊市合唱艺术节正在此举办第二场决赛,来自全市15个县市区的16支代表队围绕冠军奖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表现战士与爱人小桥话别的《故乡的小桥》,饱含对故土潍坊挚爱之情的《风筝都——我可爱的家乡》……嘹亮的歌声、激昂的旋律、优美的钢琴合奏,让现场观众大饱耳福。潍坊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合唱艺术节是潍坊近年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大型盛会,参加人数达上万人,而推出大量原创歌曲则是本次大赛的一大特色。

    精彩的文艺演出可以说是潍坊近年来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今年年初以来,潍坊市专门设立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以及一定规模的村文化大院、文化室建设与设备购置,扶持具有代表性和一定影响的农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艺术、群众广泛参与的文艺及重大节庆演出活动、农村文艺创作等项目。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由潍坊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共同管理使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潍坊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对加快实现“文化潍坊”建设目标发挥了助推器作用。

    潍坊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和昌邑、青州文化艺术中心加快建设,昌乐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动工,临朐文化艺术中心立项选址……有了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撑,潍坊市的文化设施建设也迈出了大步子。近年来,潍坊市县两级文化场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也逐年加快。潍坊市文广新局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潍坊市40%的镇街综合文化站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标准,60%的行政村建起了1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大院,85%的镇街和65%的社区建成文化共享工程规范化服务站点。全市建成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108个,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每个县市区建成一家以上多厅数字影院,在山东率先完成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任务,全市15分钟至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也已初步形成。同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潍坊市各级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已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正不断提高。

设施的健全、资金的保障,换来的是潍坊群众文化活动的日渐丰富。近年来,潍坊市将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潍坊”建设的重要举措。围绕“喜迎十八大 相约十艺节”这一主题,潍坊加强了社区文化节、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建设,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文化下乡活动。

    同时,各县市区品牌文化活动也进行得有声有色。以潍坊市政府驻地潍坊奎文区为例,党的十七大以来,奎文区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不断强化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积极构建区、街、居三级群众文化网络,组建了75个民间群众文艺团体,业余演员达2795人,年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16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40余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文化品位,使群众文化活动遍地花开。目前,奎文区打造的社区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该区一道亮丽的惠民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