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各地宣传文化系统以饱满的热情,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工作中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大力推动文化建设。
江苏:把握导向 联系实际
11月19日,江苏省委宣传部召开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十八大精神宣传工作。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全力以赴地做好十八大精神宣传工作,推动全省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不懈奋斗。
会议要求,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切实组织好新闻宣传报道,迅速形成规模、形成声势;切实组织好大规模宣讲活动,促进十八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切实组织好学习培训活动,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组织好重大问题的研究阐释,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十八大精神;切实组织好社会宣传和文化活动,不断扩大十八大精神宣传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切实组织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身学习,认真谋划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思路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改进创新,确保十八大精神宣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河南:强化责任 注重实效
11月20日,河南省宣传部长会议在郑州召开,对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安排部署。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迅速在省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做好当前工作,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
会议要求,切实做好十八大精神的新闻宣传,迅速形成规模、声势;深入开展集中宣讲活动,推动十八大精神进基层进群众;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十八大精神;运用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十八大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成效,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云南: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
11月19日,云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会议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前提在学深学透,领会精神实质;目的在贯彻落实,加快科学发展。十八大为云南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要充分认识十八大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自觉用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统揽全局、谋划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11月20日,云南省直文化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强调,要迅速在文化系统掀起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以十八大精神促进云南文化艺术大繁荣、文化建设大发展、文化产业大跨越,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跨越。云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峻指出,当前全省文化系统工作任务重点要在三个“深”字上下功夫:深刻领会,凝聚力量促进繁荣;深入调研,研究政策指导工作;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推动发展。
浙江:学有所用 文化强省
11月19日,浙江省文化厅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部署省级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措施。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兴盛要求,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认真抓好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各项活动。立足于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努力做到理论武装有新加强、自身素质有新提高、工作思路有新拓宽、工作成效有新促进。
11月20日,浙江省级文化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动员会召开。会议指出,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中央和浙江省委部署,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文化工作中去,要突出抓好当前各项文化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精心谋划好明年工作思路,确保明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要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思路举措,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重庆:着力完善六大体系
连日来,重庆市文化广电局组织全系统以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讨论活动。在深入传达领会十八大精神的同时,结合重庆文化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着力完善六大体系,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增强软实力、提振精气神。
着力构建完善的文化设施体系,争取在两江、茶园、大学城等主城新区,建设一批文化设施,打造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着力完善创作生产体系,实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和现实题材重点创作工程;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广电、文博公益性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建成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和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着力完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着力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施五大文物保护工程和五大博物馆群建设;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立完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市场体系、投融资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推动全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实现增加值倍增计划,使之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