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山东记者常会学 苏锐)12月6日至7日,赴山东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二次部省联席会议的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在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济南市市长杨鲁豫等陪同下,对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以及济南市、枣庄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考察。
在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一院三馆”项目施工现场,蔡武详细了解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他指出,山东省高度重视“十艺节”筹备工作,场馆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艺术盛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在考察济南市环城水上文化景观、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时说,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考察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枣庄市图书馆后,蔡武指出,山东省在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希望山东省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枣庄考察期间,蔡武一行还出席了台儿庄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揭牌仪式,并为园区揭牌。
孙守刚在考察时强调,我们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备工作任务;要积极探索加快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全面落实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关于合作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框架协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目前,山东17个地市的“十艺节”拟用场馆设施建设及维修改造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作为承担“十艺节”开幕式、文华奖评奖及群星奖比赛的重要城市,自筹备以来,济南市的场馆建设已取得很大进展: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一院三馆”实现主体封顶;历时一年、投入1800万元的北洋大戏院修缮改造工程竣工并举行了庆典演出;市民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也正在顺利推进……记者日前从“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场馆建设部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十艺节”全省拟使用演出场馆58个,北洋大戏院等已建成并可以使用的场馆21个,胶州市会展中心等正在建设的场馆13个,高密市艺术剧院等9个场馆正在改造,15个场馆正在制定维修改造计划。
近年来,按照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的要求,山东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齐鲁百姓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省目前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53个、文化艺术馆158个,全省138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基本完成,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大院;公共文化重点工程深入推进,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荣获2009年度文化部创新奖和2010年度国家十大文化创新工程,被文化部列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试点省,开展农村文化“百千万”工程评选,培植了百个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千支农村优秀文化团队、万名农村优秀文化人才,“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程全面落实,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进展顺利;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庆祝十八大和筹备“十艺节”为契机,全省新创作群众文艺作品1100多个,公开展演5万余场次。
作为首批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山东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等方式,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山东建成或在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50个,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3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4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71个。2011年,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300亿元,同比增长16%;全省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34.4亿元,增长22.8%;全省文化产品实物出口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文化部办公厅主任杨建昆,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于群,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等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