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多名国内外学者研讨蒙古学

来源: 中国文化报

12月14日,历时两天的中国第三届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落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期间,来自蒙古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德国、法国、捷克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等有关单位的23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文化与生态文明”主题,就蒙古族语言、文学、历史和草原文化等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入中外学者多语种论文163篇,近400万字。

    研讨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作了题为《拓展研究领域创新学科建构 推动中国蒙古学研究事业科学发展》的主旨报告。专家经过研讨认为,要使我国蒙古学研究更富时代性、更能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文化传承与繁荣发展的需要,关键是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健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符合科研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切实加强蒙古学研究基地和蒙古学人才队伍建设,做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促进基础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从事蒙古学研究。蒙古学研究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与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彰显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一学术交流机制自2005年建立以来,有效凝聚了中国蒙古学的研究力量。本届研讨会由内蒙古社科院、中国蒙古学学会主办。 (驻内蒙古记者阿勒得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