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层出不穷的文化创意产品,该如何做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让文化惠民,实现从“有”到“好”的嬗变?如何让“文化福利”能最终为人民所共享,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惠及更多群众,让它深入生活肌理?……这是一项需要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的工程,这需要一座城市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更需要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对一个大城市的文化发展而言,首要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因为公共文化服务是面向全体老百姓的。12月10日,由成都市文化局主办的成都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在郫县召开。会上提到,在郫县试点率先尝试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初获成效,成都市今后将通过两三年努力,研发建立“成都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覆盖全市“两馆一站一室”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文化数字化具有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资源广泛共享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对进一步整合全市公共文化资源、管好用好各级阵地设施,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效益有深远重大的意义。而“成都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正是成都市高度文化自觉的彰显,是成都市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公共文化的体现,更是成都市文化工作者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