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丰富公共文化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他想带她去那黄金铺路的地方,他却带她进入了仇恨的渊薮,他手刃了仇人的儿子、自己的朋友,他将她留在了通往新生的道路上,自己向着飞驰而来的列车扑倒……”仇虎、金子、焦大星等由曹禺话剧《原野》中走出的人物,在陕西省宝鸡市艺术剧院话剧团小剧场的舞台上为观众奉献着震撼和感动。日前由该院话剧团改编上演的《原野》,是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赵平同学》、《我爱桃花》之后,在今年“话剧月月演”活动中免费向市民推出的又一部作品。

    今年以来,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宝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推出了“话剧月月演,秦腔周周唱,电影假日放”公益演出活动,宝鸡市艺术剧院、戏曲剧院及市群艺馆积极组织各类演出,将惠民落到实处,市民好评不断。

    优秀话剧送百姓

    《原野》作为宝鸡公益演出“话剧月月演”活动的项目之一,一位观众这样留言评价:“《原野》尾声,金子本该和仇虎走向黄金铺路的幸福家园,但是仇虎却面对着疾驰而来的火车结束了生命,戏剧带给我们的是震撼。”观众范星在其博客中说:“进到剧场,真没想到有这么多观众,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连过道上都坐满了人。演出非常精彩。”

    宝鸡市艺术剧院院长杨兰告诉记者:“很多观众看完了都问,你们最近还有什么剧目?下次演什么?由此可见,观众的兴趣是很浓厚的。为此,我们会加快新作创排,为宝鸡文化建设献上一份微薄之力。”据了解,今年以来,剧院已公益演出30余场,累计观众达万余人次。

    西府秦腔吼起来

    自3月23日“秦腔周周唱”启动以来,每周六晚8时,西凤剧院就早早满员了。迄今为止,宝鸡市戏曲剧院已组织演出38场,先后为广大戏迷奉献了《哑女告状》、《下河东》等优秀传统剧目,以及《挂画》、《打神告庙》等经典折子戏。

    “秦腔周周唱”得到了宝鸡戏迷朋友的高度认可,年轻戏迷纷纷涌进剧场,观赏、了解传统戏曲。很多戏迷已经将“秦腔周周唱”当成了自己每周必看的节目、每周必享的精神食粮。“在陕西省举办的秦腔大赛中,宝鸡分区7天的选拔赛每天都有人报名,好些人因为报不上名,都想办法去其他分区参赛了。”宝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艺术科干事吴萍向记者讲述了宝鸡百姓对秦腔的那份热情。

    经典电影放不停

    在宝鸡市群艺馆一楼大厅两侧,摆放着几排蓝色的椅子,天花板上还挂着一个微型投影仪。这里早在10多年前就是宝鸡市民固定的“免费电影院”了。习惯了来此看电影的市民,每到周五、周六晚上,就早早地吃了饭赶过来“占座位”了,要不就得站着看。“自从公益演出活动开展以来,每到周末,我们放映厅就满员了,实在进不来的只好排着队在门口看。”宝鸡市群艺馆馆长徐林会说。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每场电影开场前都会加演20分钟的警示教育片。3月初,该馆还专门举办了“雷锋纪念日”电影放映周活动。免费电影让群众在工作之余有了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也丰富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该馆累计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80余场次。

    “没想到在工地也能看到数字电影了,既不花钱还热闹,像过节一样!”已在外打工多年的四川籍农民工杨青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从去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两届的农民工电影放映活动共计放映63场,影片126部,观众达3万人次。

    宝鸡市文广新局局长张辉表示,宝鸡将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对现有的“话剧月月演、秦腔周周唱、电影假日放”等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包装打造,提高知名度,通过扩大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突出服务特色的方式,以出色的服务把惠民大舞台送到市民身边。  驻陕西记者 秦 毅 实习生 李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