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日报报道,“我正为旋耕机排除油路故障发愁,这下可好了,有了这本《农机保养与故障排除》,等于‘指导老师’随时在我身边。”近日,庐江县同大镇二龙村青年农民周成福在综合文化站的图书阅览室翻阅到农机工具书,如获至宝。现如今,到文化站里转转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习惯”。
综合文化站里尽情舞蹈
2008年,同大镇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被列入第三批中央财政新增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80万元。该镇以建成后的农村综合文化站为载体,激活了群众文化生活,激活了农业科技普及,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综合文化站很快成为农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一到节假日或双休日,站里总是锣鼓喧天,唢呐声声,歌声荡漾。夜幕降临,文化站的大院内更热闹,尤其是中老年妇女们每天都要跳一两个小时的舞,笑声伴着笑脸、音乐伴着舞姿。妇女们精神状态良好,都说感觉越活越年轻。
不仅如此,该镇文化站里还走出一支群众文化演出队。退休教师胡益定根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古典故事,将民间传统节目“蚌壳舞”重新编创成“鹬蚌舞”。演出时节目里清脆的庐剧唱腔、优美的民间小调、欢快的数板和道白,加之有节奏的锣鼓,让当地观众大饱眼福。
文化站渐成农民“充电站”
“富脑袋”给力“富口袋”。去年以来,同大镇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作为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重要内容,除了镇农村综合文化站的图书阅览室以外,还在全镇8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文化站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科技培训走进田间地头,播下科技的种子,收获丰硕的果实。经过科技培训班的培训,同大镇农民吴心来去年一举打破西瓜一种一收的老习惯,运用一种三收技术种植新品种西瓜。通过生长期控制、茬期定瓜、再生蔓培育等稳苗措施,实现了夏收两茬、秋收一茬、一种三收的理想。西瓜成熟采摘后,进行防压包装、运送,进入一家家超市,成为合肥等城市市民抢手的礼品瓜。今年国庆节前夕,吴心来在自己的大棚里坐销西瓜1.5万公斤,每公斤卖到2.2元以上,是夏季西瓜价钱的三倍。
利用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同大镇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村级终点接收培训会,为全镇21个村配备了接收器、投影仪、墙幕等设备,由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把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不断传输到基层群众中。镇党委和20个村党总支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视《安徽先锋网》,在远程教育中吸取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该镇返乡创业党员吴子杰,通过资源共享平台的远程教育搜索,发现江苏省常熟蛋鸭养殖信息,2010年春季,一次性投入500余万元建成了年养十万只标准化蛋鸭的养殖公司。两年多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今年纯收入100多万元。(王旭东吴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