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视觉的盛宴 文化惠民的平台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12年岁末年终,一场承载着全国群众文化视觉爱好者热切期盼的视觉盛宴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孕育,终于在浙江宁波美术馆华彩启幕。由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部门层层选拔、国内著名专家严格筛选、代表当前群众视觉艺术最高水准的360幅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揭开面纱,向群文界及社会公众开启。

    12月18日,宁波美术馆展览大厅喜气洋洋,嘉宾云集,前来观展的相关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工作者、视觉艺术从业者以及闻讯赶来的普通百姓络绎不绝。这个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2012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是近年来我国群众视觉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宁波市举办的一次规模最大的群众性静态艺术集中展示活动,其火爆的场面给已经步入冬季的宁波带来了一股浓浓春意。

    全国群众视觉艺术创作的厚积薄发

    三年一届的群星奖是文化部设立的社会文化最高奖,其权威性、艺术性和广泛性得到各级政府、文化部门、专家评委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所以它不仅是政府部门对群众文化创作者的一次肯定,更是全国群文工作者专业实力的一次高水平的大比拼。

    自2007年的第14届起,全国群星奖评选的项目设置作了若干调整,使得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作品淡出群星奖评选,而作为群众文化领域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并深受大众喜爱的群众视觉艺术创作,却始终涌动着巨大的创作热情。这次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2012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得到了全国群众视觉爱好者的热烈回应,可以说是自第14届群星奖之后全国群众视觉艺术创作的一次厚积薄发。

    据活动主办方透露,此次参赛作品之众多、创作题材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庞大均为近年来所少见。为此,活动组委会不得不对各地选送的作品进行限量,如规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每类仅限10件,增加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层层选拔、好中选优的环节。同时对于各个艺术门类的作品不分题材,不分形式,以艺术功力为标准。以美术作品为例,本次展览就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漆画、插画、农民画等10多个种类,大大增加了作品参选和获奖的难度。

    担任本次摄影作品评委的《法制日报》美术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居杨表示:这些群众性的摄影作品,摄影语言运用水平高,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她认为,好的摄影作品就该包含着情感,特别是在这个全民摄影时代,更考验摄影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对事件细节的把握,以及是不是能抓住好的瞬间。而这次众多的摄影作品无疑传递了这方面的信息。书法类作品评委、浙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鲍贤伦认为,这次书法作品整体能代表全国水平,也有些非常引人注目的好作品,但就不同的书写类型来看,还是有些“参差不齐”,像行草的水平要明显高于篆隶和楷书。担任美术作品评委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马路认为,艺术创作都是作者独特生活体验的艺术呈现,能从画中看到对生活的感受就是好的作品。这次展览跟以前参加过的群众艺术评奖相比,专业化程度更高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宁波视觉艺术创作群体渐渐崛起

    这样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国性群众视觉艺术活动能够花落宁波,也彰显了宁波群众视觉艺术创作的良好氛围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在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有力支持下,在市文化馆的努力探索下,宁波市群众视觉创作群体渐渐崛起,涌现出不少精品佳作,区域文化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批中青年群众视觉工作者集体发力,成为宁波群众视觉创作群体的中坚力量。据统计,目前宁波市群众视觉工作者中,有全国级会员153人、省级会员506人,在全国专业的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中,宁波群众视觉创作群体不断发起冲击,取得不俗成绩。比如在全国第11届美术作品展览中,宁波市有9件作品入展,1件作品获优秀提名奖,1件作品被美展主办方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美协主办的上海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基本囊括了全世界优秀水彩画家的作品,整个展览包括国内137件、国外101件,在如此高难度的国家级展览中,宁波市有4件作品入选。在中国美协主办的“金陵百家”油画展和“中国西部土地情”油画展中,宁波有2个作品斩获金奖。在第9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宁波市共有10多件作品入展,其中1件作品获最高奖——中国美术提名奖。在国家级摄影比赛中,宁波的摄影工作者屡获大奖,如获上海国际摄影周暨上海第10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奖、中国第13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银奖等。此外,多位群众摄影工作者获《大众摄影》全国十佳摄影师称号,多位书法工作者获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楹联书法大展提名奖,书法、篆刻作品20余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兰亭奖、全国篆刻展、当代篆刻艺术展、楹联展等展览。

    一些富有特色的优秀创作群体也在中青年骨干的引领下,在全国及省内外视觉艺术领域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宁波市鄞州区美术创作群体于今年9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江南新韵优秀作品展”,鄞州区48位美术家创作的100幅作品齐齐亮相全国最高美术殿堂;宁波市北仑区海晨影像创作群体每年有100余幅作品在省级以上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获奖或入选,有100多幅作品在《大众摄影》、《摄影世界》、《摄影与摄像》、《人像摄影》等全国性专业期刊上获奖和发表。基层示范点是宁波市文化馆培育视觉创作优秀群体的一个创造性举措。自2003年建立宁波市第一个视觉艺术基层示范点——象山丹西街道丹山书画会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宁波余姚市印泉书画社、宁波奉化萧王庙街道林家村的耕人书会、宁波象山县农民画传承基地、宁波慈溪市掌起镇书画协会等23个植根本土的基层美术、书法、摄影活动示范点在宁波城乡全面开花,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成果展示、交流互动、考核评估等,激活了基层视觉艺术群体的蓬勃热情,其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成果也拓展了宁波市视觉创作群体艺术创作的视野。

    如火如荼的群众视觉艺术活动为宁波群众视觉创作群体搭建了良好平台。宁波市十分重视视觉品牌活动的持续打造,如起始于1999年的两年一届的宁波市十佳摄影评选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7届,评选出来的宁波十佳摄影工作者都成为群众摄影爱好者的偶像。宁波摄影季赛活动则是宁波市一个跨年度的群众性摄影活动,自2008年创办以来,共有1500多位作者的1.7万多幅作品参加,每季的优秀作品评选、年度作品展及年度冠、亚、季军评选都成为摄影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持续4年的品牌打造使得一大批题材广泛、视觉画面生动、艺术特色鲜明的新人新作蓬勃涌现,对丰富和繁荣宁波摄影艺术和群众性摄影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节假日策划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的综合性视觉文化活动,让更多群众在参与中接受艺术的熏陶,进而从视觉艺术的欣赏者转化为视觉艺术的创造者。比如组织市书法名家下基层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策划组织万人迎春大型书法活动,而以独特构思展示的宁波市年画高手徐朝龙坚持58年画传统年画故事的“年画传奇——徐朝龙年画精品展”,更是把群众性美术活动指向挖掘宁波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家上来,使得群众的参与热情更趋高涨。同时,积极承接参与全国、省级视觉活动,举办各类展览和出版系列画册等,为宁波视觉创作群体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如承办省首届青少年书法篆刻大赛、与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推出本地作者系列画集、创作群体精品画册等,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宁波视觉创作群体的水平和社会知名度。

    打造“群星展厅”公共文化惠民品牌

    正当宁波美术馆激情展示全国群文界优秀视觉艺术作品的同时,在位于宁波著名风景区的月湖大方岳第,“群星展厅”迎来了它的百期回顾展。这个由宁波市文化馆创办的群星展厅,开展4年来业已成为宁波百姓家喻户晓、省内外有口皆碑的公共文化惠民品牌,并在不久前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评选中斩获一等奖。群星展厅所倡导的“让艺术家办得起展览,让老百姓看得起展览”以及“我的展厅我做主”的理念成为植根于宁波群众文化工作者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责任和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坚持免费服务与长期坚守相结合,培育群星展厅超级粉丝,是群星展厅成为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品牌的先决条件。宁波市文化馆在群星展厅创办之初,就提出了“公益为先,服务为大,以最少投入办最好展览”的目标。展厅不仅免除参观者费用,还同时免除办展者费用。这种“双免费”做法不只是培养了地方艺术爱好者,为一座城市培育了美育之风,同时也为一些有实力、有特色,但无艺术家名分和经济实力的作者提供了展示个人艺术作品的机会。办一两期展览容易,长期坚守却难。面对这一难题,宁波市文化馆对地方资源进行了整合,并以形式多样的选展、送展、单展、合展、联展、群展、节庆展、教学展、友谊展、汇报展、邀请展、协作展和巡回展等,确保了群星展厅在宁波生根开花结果。自2008年开展以来,展厅始终保持每月至少两期的办展频率,迄今已办展117期,有300余位视觉工作者、爱好者的7000余件视觉艺术作品展出,参观者达17万余人次。

    坚持主题展览与多元展览相结合,确保群星展厅精彩纷呈,是群星展厅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经典之笔。为丰富群星展厅展览,使展览内容有看头、观众有盼头,宁波市文化馆在展览策划中引入“展览季”理念,即提前半年或一年厘清展览季日程,分主题与时段展览、固定与灵活展览等。每年相对固定的有“元月新春展览季”“三月女性展览季”“六月少儿展览季”等等。实践证明,展览季理念的运用,既整合了资源,又方便了运作,几年下来,已有省内外作者、观众和社团组织要求提前预定展览,有的热门展览出现了五六个社团争相预约的情况。而多元展览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形式与主题的多元,在注重艺术质量的同时,更强调艺术的普及;二是展览的形式与空间的多元,充分注重表达群星展厅“大展览”概念,既可以在常年固定的月湖景区展出,也可以“走出去”,移动办展览。

    坚持开放办展与联盟办展相结合,形成群星展厅资源集聚效应,是群星展厅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亮点所在。群星展厅自开展以来,一直倡导开放、联盟原则,既对群文视觉工作者开放,也对视觉专业工作者开放;既对群文系统内的兄弟单位开放,也对群文系统外的机关企事业社团组织开放;既对有艺术专长的个人开放,也对民间草根社团开放。市文化馆还充分利用群星展厅这一公共文化惠民品牌,实施群星展厅公益联盟,整合全市各县(市)区文化部门的展览资源和民间视觉展览资源,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互助的生动局面,把群星展厅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做大做强。

    坚持服务人性化和宣传立体化相结合,扩大群星展厅社会影响力,是群星展厅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百姓情怀。展厅推出4年多来,不仅注重在软硬件方面下功夫,还始终注重个性化的服务细节,对于不同的展览,会根据不同的需求细化服务方案。4年多来,群星展厅的小小留言簿上记载了9200多条观后感,从不同视角表达了群众对群星展厅的喜爱与赞美。此外,群星展厅不满足于一般的展出服务,还强化与媒体的联动,通过数字展览、网民投票、短信互动等立体化的宣传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和提升基层文化,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果说群星展厅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一块还算成功的试验田的话,那么伴随着“2012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的华彩启幕,宁波的群众视觉工作必将吸纳更多的艺术养分,提升更好的服务品质,在探求公共文化惠民服务的进程中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