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来源: 西藏日报

原标题:全力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全面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赋予新时期新形势下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新的内涵。

    “郡县治,则天下安”。基层工作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是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笔者认为,要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导向要占制高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树立一面旗帜,去指引方向,凝聚力量、教育群众、推动发展。一是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育人民群众,增强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要始终站在维护正义、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充分发挥道义和民意在思想意识形态斗争、反分裂斗争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为促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道义和民意基础。

    要用政策理论引导人。要紧密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从理论、政策和实践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以有力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赢得人心、赢得民意;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做好耐心细致的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内容要丰富。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继续深入开展以“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传播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要营造强大舆论、提供精神动力,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充分挖掘党的十八大蕴含的丰富内涵,全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做到团结鼓劲、扩大覆盖、深入人心,奏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的大合唱。

    阵地要巩固。要建设阵地,要巩固广播电视“户户通”、“寺寺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远程教育等宣传阵地,推进党报党刊“村村通”、“寺寺通”,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到每一寸土地;充分利用乡村文化活动站(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培育壮大基层文艺队伍,组织群众学习科技法律务工知识,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引导农牧民自觉抵制“低俗、庸俗、落后”的文化。要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富民、惠民政策,加大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力度。

    队伍要充实。要加强学习,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培养,重视发现培养、鼓励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要壮大队伍,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发挥好基层党团员队伍、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的作用,建立起一支多触角、多成份、多功能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

    投入要保障。要支持基层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站馆(室)、文体活动广场、图书阅览室等能够提升人们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资源共享网络,做到县城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新华书店、文体活动广场,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以传统历史文化、区域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时期新变化为资源基础,积极发展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培育一批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民族大团结的文化艺术精品,推出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