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大力度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但文化管理人才不够的问题一直是瓶颈。”全国两会上,新疆代表委员的“文化眼”不约而同对准基层阵地建设。筹建新疆杂技团马戏城、加强自治区考古人类学博物馆建设、加强人口较少民族及边境县博物馆建设、推进地县级剧场以及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建设……代表委员急切呼吁。
投入不少
2011年,自治区建立起政府购买演出机制,对承担公益性演出任务的基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年补助2000余万元。“截至去年底,自治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南疆三地州行政村文化室相继建好。”中国文联兼职副主席迪丽娜尔·阿不都拉代表介绍。
“村里的图书室、文化站已经成了群众文化生活、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想提高、想学习有了好去处。”那布拉夏·胡加洪代表在牧民中推广了十几年的农业种植技术,他对农村文化阵地的状况十分了解。这几年来,自治区加大投入建设文化阵地,让他有了推广新技术的场所,工作起来稍感轻松。
人才不多
“硬件设施有了,软件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希望能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化阵地管理人才的培训、培养。”那布拉夏·胡加洪代表言词中有些急迫。
“基层文化专干不能总由负责社会事业的同志兼任,现在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又高、又复杂,得由专业的来干。”苏力坦·加依纳克代表从农村来,他非常了解农民的精神需求。
“就拿石河子市石河子乡来说,17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文化室,但文化工作没有专人编制,也没有专项活动经费。”何慧星代表举出石河子市的例子。他认为,农民生活好了,参与文化活动多了,提高文化管理者专业素养势在必行。
阿迪力·吾休尔代表作为中国杂技协会副主席,经常组织疆内外艺术家赴基层演出,他发现,基层缺少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管理人才。他建议自治区对社区、乡镇等基层文化单位加大支持力度,多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干部,强化农民文化素质教育。
波里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化理论研究,他认为,基层文化不只是搞一搞吹拉弹唱,而是要建设文化阵地,要用现代文化占领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从这个角度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特殊意义。
任务不轻
代表的一条建议中提出,拟新建21座新疆人口较少民族、民族自治县、边境县博物馆,申请经费总计33391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字,而且,这还仅是众多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建议中的一条。”董新光代表感到基层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法蒂玛·马合木提委员分析了我区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新疆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文化建设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历史欠账多,条件差,底子薄,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波里亚委员认为:“提高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注重质量,要把长远规划和短期安排相结合,从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到内容等各个方面,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和目标,一项项落实,就能达到预期目的。”(记者姚彤 陈丰 冯瑾 李行 隋云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