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广场上舞得起劲的俊男靓女、还是绘画室里静静素描的老人,无论是练功房里打太极的大爷大妈、还是大型活动上敲鼓的孩童……游走在甘区各大广场、社区、课堂,随处可见跳舞、唱戏、健身的百姓身影,这些动静相宜的景致构成了甘区独特的文化内核,“文化大沙龙”活动已实实在在地融入居民的生活中。
多年来,甘井子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文化惠民”的方针和理念,自去年以“文化大沙龙”主题活动为载体,围绕八大项主题活动,开展节庆综艺文化活动,增加生活情趣、增强文化意识、陶冶高尚情操;行业文化活动通过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能为广大员工认知认同的行业文化,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助力行业科学发展的合力;城区精神系列活动通过全民读书、理论宣讲、文化论坛和区情研讨等,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活动通过创意文化产业、广场文化建筑设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大连市中央文化区。
发展文化事业,必须提供优质的场地和设施,否则只能“纸上谈兵”。对此,甘区不断加大的财政投入之下,全区173个社区(村)配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要的音响、摄像机、图书和健身器材。据统计,甘井子区现有各艺术门类成熟的群众文化活动队伍300多支,文艺骨干力量6000余名,他们常年活跃在城乡大舞台上。尤其是甘井子区举办的“梦想舞台——我能行”百姓才艺大赛活动,专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举办了“建设者之歌”外来务工人员歌手大赛,参与比赛的人数达上千人,受益观众近万人。
同时,“文化大沙龙”满足甘区干部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记者了解到,活动中,甘区直机关、企业搭建各种文化平台,让员工理想有依托,成功有舞台,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歌咏比赛、登山、徒步等活动,在企业内设立了图书室、建立爱心基金、医保基金。因文化活动而汇聚的能量,正在企业中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为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条件。
经过一年的努力,“文化强区”的号角已经吹响,辖区文化设施建设将迎来新飞跃。目前,已建成营城子、红旗、大连湾、辛寨子、革镇堡、椒金山街道6个标准文化中心。建成文化活动广场122个,其中能容纳2000人以上的大型广场42个。红旗街道投入500万元,建成2000㎡高标准的湾家社区文化活动室;辛寨子街道投入500万元新建文化中心;甘井子街道投入200多万元,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站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椒金山街道投入80万元,新建500㎡的椒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营城子街道沙岗子村新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革镇堡街道棋盘村投资170万元,建成占地4600㎡的棋盛园小区的下沉式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大连湾街道投入1800万元新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
日前,甘井子区开展的“文化大沙龙”活动摘得全市文艺界10个影响力活动奖项。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在批示中指出,甘区“文化大沙龙”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推进了文化强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继续扎实开展下去,努力把这项活动打造成文化惠民的精品工程,在全社会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记者手记:
从古至今,真正体现一座城市核心竞争力,不仅是经济的起飞、城乡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城市里弥漫的文化味道。
文化之风,见微知著,润物无声。甘区的“文化大沙龙”活动,让辖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得到实惠。通过文化互动,让更多普通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领略到文化的魅力,可谓是政府搭台,群众唱戏,雅俗共赏,乐在其中。全市能否以甘区“文化大沙龙”为样板,看齐“风景这边独好”的甘井子模式,为广大市民百姓提供了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使群众的精神境界、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