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者在行动

来源: 中国文化报

4月20日下午从北京出发,经过一番周折和努力,本报记者终于在21日下午3时许进入震中的芦山县城芦阳镇。

    记者看到,县城多数的平房出现了坍塌的情况,楼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在临时成立的“4·20”特大地震灾害总指挥部的指挥下,围绕“黄金72小时”的各项救援活动在紧张有序进行。芦山县城的大部分居民被临时安置在学校的操场上。在临时安置点,居民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情绪比较稳定。

    据了解,在地震发生后几小时内,四川省文化厅就组织人员到达现场开展救灾工作。在芦山县文化馆被震裂开缝的大楼前,记者一时之间没有找到工作人员。后据指挥部介绍,根据统一指挥安排,县里的文化工作者已分别紧急加入抗灾救灾和为受灾群众提供服务的队伍。截至21日深夜发稿前,记者仅与雅安市文化局副局长王佳勇打通一个电话。王佳勇用疲惫的声音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文化战线的工作者就深入灾区救灾,并且为灾后重建做积极准备。灾情一天存在,文化工作者绝不会休息。(特派记者胡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