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入考核验收阶段。昨日,我市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迎检动员大会,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巡视员杜佐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副市长喻丽君等出席会议。
会议总结了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动员、部署了接下来的迎接验收工作。潘新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攻坚战,确保我市以最佳成绩顺利通过验收。
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5月,文化部、财政部启动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东莞成为全国首批示范区创建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示范区创建城市。经过两年的创建,我市创建工作已顺利进入考核验收阶段。
两年来,我市通过高标准建设文化设施、全方位打造文化品牌、多途径推动文化创新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在创建指标完成方面,我市实现了全市32个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广东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全市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达到“五个有”标准,全市镇(街)公共电子阅览室、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等。记者获悉,在去年文化部开展中期督查所检查的25项指标中,我市有21项达到优秀标准,4项达到良好标准,优良率达100%。
争创国家级“单打冠军”
目前,我市的示范区创建工作已进入迎接验收的关键阶段。在谈到如何抓好这个阶段的工作时,潘新潮强调:一要提高认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国家和省交给我市的光荣任务,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争创国家级“单打冠军”的需要;二要发动群众,群众是创建的主力军,是创建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成效的检验者,要切实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让群众参与创建、享受创建、检验创建;三要突出重点,按照示范区验收的流程,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切实做好制度设计研究课题评审、验收自查、过程管理考核、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实地检查验收和会议集中评议等六大方面的工作,确保任何环节不出纰漏;四要明确责任,各镇街、各职能单位要根据具体的责任分工表,明确进度,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潘新潮指出:“我们一定要积极行动起来,集中精力,狠抓落实,攻坚克难,推动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聚焦示范区验收
本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工作主要分为五个阶段、76项指标。
验收程序:
■制度设计验收
■群众满意度测评
■过程管理测评
■实地检查
■集中评议
亟待解决的问题:
■制度设计研究汇报还需改进
■一些细节需进一步打磨完善
■验收指标材料亟须完善
■群众知晓率有待提高
创建进展:
■从4月份进行的自查情况来看,大部分验收指标都能达到“优秀”等级。(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