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一届“文化共享杯”全国群众摄影艺术作品征集大展暨东莞市“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广东省东莞图书馆举办,经过层层选拔的288幅(组)摄影获奖作品在东莞展出,成为一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总结、交流活动,也是一次利用公共文化平台传播先进文化的盛会。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文化馆处、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东莞市等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各省级分中心和各省区市的文化(群艺馆)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历时5个月 精选288幅
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在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各省级分中心、各省文化(群艺)馆的支持下,以“文化剪影 幸福共享”为主题,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文化共享杯”全国群众摄影艺术作品征集大展。5个月来,共收到8260幅(组)作品投稿参展。这些作品通过基层群众的视角,以点滴的镜头语言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文化事、文化人,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真实而美好的瞬间。经过作品初选、公众推选、专家评审等综合评选,从中产生了288幅获奖作品。
李宏公布了第一届“文化共享杯”全国群众摄影艺术作品征集大展评选结果。吉林省田宇拍摄的《雪瑞丰年》等10幅作品获得一等奖,北京市张春英拍摄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等30幅作品获得二等奖,天津市王梓萱拍摄的《一剪红》等60幅作品获得三等奖,另有福建省吴广宇拍摄的《惠女风情》等188幅作品获得优秀奖。一等奖获得者《台前幕后》作者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区文化馆的温雨露作为获得者上台领奖,北京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本次摄影艺术作品征集大展专家评委叶用才颁奖。
随后,叶用才和温雨露通过滚动显示的LED屏幕,从参与本次征集大展推荐投票的群众中随机选取500名大众投票参与奖。本次摄影艺术大展设置了大众网上推选投票,在20多天的公投期里,有近万名网民通过国家数字文化网投出了28万张优秀作品推选票,充分显示群众的参与热情,体现了本次“文化剪影,幸福共享”的活动主题。
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和文化馆系统合作
据了解,本次“文化共享杯”全国群众摄影艺术作品征集大展得到了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各省级分中心、各省文化(群艺)馆的响应和支持。文化共享工程各分中心与文化馆积极配合,是首次图书馆和共享工程分中心系统的深度合作。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广西桂林、重庆、陕西、甘肃、新疆、新疆建设兵团14家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以及上海、江苏、湖北、重庆4家文化(群艺)馆获得优秀组织奖。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惠平、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长郭沫勤、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范小强、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所所长李树峰、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泽驹为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单位颁奖。
一次接地气的活动
这是一次全国性群众摄影活动,旨在通过基层群众的视角记录身边的文化事、文化人,展示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景象,讴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成就。虽然是一次群众性摄影作品展,但是展出的作品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摄影。这些获奖作品中,摄影主题有赛马会、田间村头的皮影戏、集贸市场等,多是日常生活中让人难忘景象,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用手中镜头,记录下了一幕幕极具生活气息的美丽画面。
“这是一次成功的群众文化摄影活动。”北京摄影家协会主席、本次大奖赛专家评委叶用才表示,“这次大奖赛有两个很大的亮点:一是它的群众性。精选出的200多幅获奖作品,是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送选的8000多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二是有它的纪实性。所有送选作品都是反映群众生活的,创作者通过基层群众的视角,以点滴的镜头语言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文化事、文化人。”
温雨露平常就很喜欢摄影,常年坚持摄影。他表示,这次活动给他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他非常开心,现在喜欢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他希望以后能够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民间摄影爱好者有这样平台可以交流展示。
文化改变着百姓生活,也孕育着文明新风。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并日趋丰富多彩,文化已然渗透到了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活动,摄影艺术以丰富的信息、生动的画面、独特的文化记忆价值和视觉审美效果,受到群众的广泛喜爱。第一届“文化共享杯”全国群众摄影艺术作品征集大展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