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山西大剧院等一批公共文化场馆,深入开展送文化、送欢乐等文化惠民活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近年来,山西逐步完善文化的硬件和软件,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我省已基本建成,文化产品的供给丰富多样,较好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眼下,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遍洒三晋,普惠民生。省体育中心、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和太原美术馆、博物馆 等重大文化设施全部建成,市、县、乡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其中,总投资7.9亿元的山西大剧院,内设主剧场、音乐厅、演播厅等,可以演出大型歌剧、舞剧、音乐剧等多种舞台剧。山西省图书馆新馆总投资3.5亿元,藏书量由200多万册增加大700多万册,可容纳3000多人同时阅读。
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建成博物馆、纪念馆131个,公共图书馆126个,群众艺术馆 (文化馆)1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9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8万个,农家书屋2.1万个,实现了县县都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都有文化站,村村都有文化室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尤其是送文化、送欢乐下基层等多种文化惠民活动,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公共文化活动的基层土壤,满足了群众享受文化娱乐的旺盛需求。
其间,太原通过“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方式,开展了“文化精品惠民基层行”活动,先后投入近千万元,支持文艺院团和影剧院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省文化厅连续5年开展送戏、送书下乡活动,共为基层送戏500余场,送书471386册。
与此同时,一批极具品牌效应的群众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推出了如高台花鼓、天塔狮舞、威风锣鼓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精品。
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日趋完善和文化惠民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我省公共文化体系的建成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 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