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搭建市民文化共享平台

来源: 文化部网站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领导下,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市民文化节探索的是“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办节新机制,旨在引领多元主体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百姓圆梦提供舞台。在市、区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下,市民文化节整合资源、拓展服务的平台效应初步显现,仅春季活动就有6000余个项目全面铺开,逾万场活动吸引超过800万人次参与,逾百家中央、上海、区县媒体报道超过6000篇次,90余万人次访问了活动官网。

    举手机制催生多元文化主体

    市民文化节力求打破以往政府主办文化活动的格局,以节为平台,积极发掘、培育和鼓励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开辟活动项目社会化、专业化运作的崭新模式。今年大年初一,市民文化节通过媒体广发“英雄帖”,倡导社会力量举手举办文化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这样的催生效应至今还在持续显现,除第一批吸纳70余家企业、社会机构、民间组织策划开展百余项市民文化活动外,不断有新的组织机构纷纷来电咨询、踊跃举手,希望承办活动或将活动纳入市民文化节。市民文化节通过集聚这些力量,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文化活动的内容,一系列展现上海城市文化特色、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营造起全民共享的浓郁城市文化氛围。从“虹桥·艺术集市”到“城市景观音乐会”,从“文化进地铁”到“文化进大居工地”,从“社区日”到“企业文化日”,从“博物馆之夜”到“儿童服务日”,社会主体的多元使公共文化活动的样式不断丰富创新,活动的外延与品质正在扩展升级,活动的关注人群和参与群体正在形成广覆盖态势,市民大众的自主参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多种举措促进社区基层服务升级

    这两年,不少调研结果都显示基层文化建设的硬件好了,软件却跟不上,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一些固有工作方式也不能做到紧贴群众的需求。为此,首届市民文化节立足社区,积极打通资源和阵地之间的通道,有力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软件”升级和满载运行。在免费发放的《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春季活动全表》6000多项活动中,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阵地开展的活动占到80%,其中除社区自行策划设计的项目外,大批来自系统、条口、专业院团、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的优质文化资源通过市民文化节集聚到社区,直接输送到市民百姓身边。东方宣教中心制定“文化菜单”供社区按需“点菜”,配送大型文艺演出40余场。市文联首批约请100名艺术家和学者为基层提供艺术讲座、艺术鉴赏、艺术指导、技艺传授等文化艺术指导。市级文化单位和文化行业组织采取走出去方式,举办了百余场普及讲座、展示展览和演出。中华艺术宫还专门推出了“百万居民走进中华艺术宫”活动,首批20万张邀请券全部通过社区派发,广受欢迎。市民文化节搭建的平台实现了各类优质文化资源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双向对接,优质资源的输入提升了社区文化服务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延长服务时间至晚上9点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数量增长了20%,市民满意度有较大提升。作为市民文化节的主阵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通过举办“文化服务日”“社区日”、承接市级赛事的社会报名和初赛组织,基层队伍得到极大锻炼,服务意识与组织能力显著提升。

    十大赛事为百姓提供多彩舞台

    首届市民文化节共设计推出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创意、摄影、收藏、创作、家庭音乐会十项市民文化赛事、展事,统一策划,集中宣传,全市发动,得到了全市各区县、各系统和市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刚刚结束全市决赛的市民舞蹈大赛共吸引6000余支各类市民舞团报名,参赛总人数达15万,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4岁,220余场比赛共吸引观众42万人次。其它各项赛事的报名及初赛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市教委系统在全市开展广场舞大赛,发动2000多所中小学统一学跳、竞赛展示,展现了学生群体的青春活力;总工会主办的上海市职工合唱比赛与市民合唱大赛对接,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精心打造“职工合唱的奥斯卡”,有百余支机关、事业单位和产业集团职工合唱团在决赛中一展风采;市直机关依托新成立的机关文体协会,对接市民文化节将组织开展六项赛事;市妇联与东方艺术中心等单位共同策划推进的“家庭音乐会”也即将全线启动。市民文化节的“根”是百姓,“魂”是情感。在市民文化节的舞台上,一大批草根“民星”涌现出来——有通过跳舞证明自己不仅能走好路而且能跳踢踏舞的盲童舞蹈队,有57岁学唱摇滚的沈根龙,有退休后组建梅陇镇管弦乐团的邓积良,有在音乐中找到精神归属的残疾孩子傅振东,有用独特创意让传统皮影戏发挥光彩的朱墨均……十项赛事将让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普通市民在市民文化节的舞台上实现“百姓梦”,通过赛事脱颖而出的优秀市民文艺团队和个人还将被纳入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体系,获得更多展示艺术风采的机会。

    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以来,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工作团队,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按照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将进一步发挥好统筹集聚、平台搭建、资源协调、服务社会的枢纽作用,推动和确保市民文化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