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安徽记者乔国良)为给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更多的精神愉悦,今年暑假期间,安徽各地各级公共文化单位在吸收前几年好做法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了丰富的活动内容。
今年7月起,安徽蒙城县图书馆、文化馆和各个乡镇文化站都呈现“爆棚”的景象,据初步统计,日接待人数为平时的5倍,在这个拥有12万名留守儿童的农民工大县,公共文化设施是留守儿童们最爱去的场所。
合肥市文化馆除开设传统艺术培训课外,还开设泥塑、面塑、蛋塑、剪纸以及非遗项目展示,请民间艺人手把手教孩子们,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安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和芜湖市荷塘社区还联手开办“恒爱多彩英语夏令营”,通过口语练习、英语歌曲教唱、英语情景剧演出等形式,使26名留守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明显增强。全椒县图书馆招募了40名义务小馆员,他们除在馆里读书上网外,还可以学习和实习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参与修补破损图书。
记者从多方获悉,作为农民工大省的安徽,暑假中,有许多孩子因各种原因只能继续留守,图书馆、文化馆站等便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之地。多数孩子认为,这些场所可以获得快乐,可以慰藉孤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