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要走群众路线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中的主体作用,必须首先学会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他们需要什么、关心什么、忧虑什么,都可能是影响改革发展的关键。了解这些需求、关心、忧虑甚至呼声,需要文化管理者俯下身来、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调研摸底。

    我国多民族聚集,多元文化共存,相互之间存有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带来区域不平衡,南北地域差别往往会影响观念和认知,这更要求文化工作不仅要多调研,而且还要深入考虑文化落地生根的可能和环境。

    也许有同志会说,平时工作那么忙,很难有时间去集中调研;一些地方乐于报喜不报忧,调研也不一定能看到实情。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主客观原因在一定程度、一些地区是存在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期疏于调研或敷衍调研,干群距离将会拉大,真实情况将很难得到反映。

    听不到真心话、看不到真实现状,势必会影响决策者的判断;严重的,会导致一项政策措施看似合情合理、亲民惠民,实际执行时却换来一大堆负面影响,好心最终办了坏事。

    多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摆摆龙门阵,说说心里话,多听听群众“唠叨”出现的问题、对文化发展的评价以及有关发展的各种建议,不仅有助于党员干部摒弃身上的官僚作风恶习,而且可以时刻正衣冠、知得失。因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共同参与文化改革发展;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敞开心扉直谏文化改革得失,直言文化发展大计。(余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