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由甘肃省文化馆举办的“快乐暑假”公益性艺术培训班,就为兰州市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免费敞开了艺术殿堂之门!连日来,甘肃省文化馆内琴声悠扬、笔墨飘香……随着“快乐暑假”公益性免费艺术培训班的全面开课,钢琴、美术、舞蹈等六个门类的免费艺术培训课,让百余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培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据了解,这也是甘肃省文化馆自去年暑期开办首期公益课堂以来,第三次利用假期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大摆“免费宴席”。
500小学员共享“免费大餐”
“红色是温暖的,绿色是凉爽的……”在省文化馆二楼的美术课堂上,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的万老师正在从区分色彩入手,给孩子们上美术知识入门课。万老师的培训班里基本都是“零基础”的低龄小学员,“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色彩非常敏感,”万老师的培训可谓“因材施教”,“很多孩子基本没有接触过绘画,根据孩子们的情况,最初的课程主要教孩子如何区分颜色,并且进行想象力的训练,想象力的培养对孩子们拓宽思维,尤其是对内向孩子的情绪宣泄都是很好的方式。”据记者了解,为了保证培训效果,甘肃省文化馆特别配备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所有培训老师都是科班出身。
本期培训班自7月15日开课以来,百余名小学员将接受为期7周的艺术培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加培训的孩子中既有农民工子女,也有下岗职工子女,其中还不乏来自残疾人家庭的孩子……为了让这个群体的孩子能和很多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不再被高昂的培训费用挡在艺术殿堂之外,甘肃省文化馆从去年暑假起举全馆之力推出首期免费“艺术公益课堂”,并逐步将这一“文化惠民”之举纳入常态工作之中,截至目前,已利用寒暑假连续举办三期免费艺术培训,让500余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共享“免费艺术大餐”。
为低收入家庭敞开艺术大门
“去年寒假我就从晨报上看到过省文化馆举办免费艺术培训班的消息,当时一看到免费两个字,我心里就犯嘀咕,是真的吗?今年暑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孩子报了名。”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的陶女士,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给孩子报了名,从报名到开课不收一分钱的亲身体验,让陶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陶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丈夫是下岗职工,自己也没有工作,省文化馆推出的免费假期艺术培训,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经济压力,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真正为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办了一件好事。陶女士的一番话表达了很多家长的共同心声。
甘肃省文化馆馆长陈化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省文化馆自免费开放以来,除了积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免费为中老年人提供舞蹈、声乐、合唱、戏曲等活动场所,组织业务骨干为基层馆免费培训外,还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举办“免费艺术培训班”。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完善,“免费艺术培训”已成为该馆的一大惠民品牌,为了更多低收入群体的孩子无门槛走进艺术殿堂之门,馆里还利用双休日推出常态化的公益培训班,希望能为更多孩子开启艺术殿堂之门。
据悉,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在暑假来临之际,甘肃省文化馆特别添置了钢琴,以及石膏模具、画板、宣纸等价值近3万元的教学设备。正如一位培训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不管培训是否收费,我们都不能误人子弟,希望孩子们通过7周的艺术培训能够真正学有所获。”(记者 平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