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佛教艺术考古专家杨泓在《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档案》阶段性成果汇报评审会上对该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是一项有益于五台山珍贵历史文化信息的保护和传承的大事,一件真正功在当代、惠及后代的大事。
《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档案》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与五台山研究会、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列入“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信息保护和传承工程。这个工程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正式采集数据。五台山研究会、山西教育出版社、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的有关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发和制作出呈现在这里的阶段性成果,并在山西省首届文博会上受到省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好评。
在《五台山文化遗产档案》阶段性成果汇报及评审会上,与会专家、领导和佛教界代表观看了制作的五台山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实景导游”、“数字展示”“纸质档案”等子项目阶段性成果汇报演示展,一致认为该工程对于五台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央美院博导、著名佛教艺术史专家罗世平肯定了项目的定位,认为其颇具有学术眼光和价值,意义非常重大。他说:这项工程创造了一种新模式,就是建立文化遗产档案合作的模式,是一个文化和学术推向文化建设当中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我们怎么样才能使文物原来的信息量保存得充实?这个课题中提出了佛教文化信息保护的概念,采用了多种高科技、数字化的手段,就是把现存的还能看得比较清楚的、比较饱和的文物信息加以保护、保存、收集起来然后建档。总之,这个遗产档案工作做得是相当规范,相当有创意的,其经验是值得推广和总结的。
五台山管理局局长刘炳龙表示,这项工程对于五台山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将首先运用到正在布展设计当中的展示中心向中外游客展示。(李冰 高峰毅 焦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