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开幕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广东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今日在佛山市南海区开幕,活动将历时5天,举行4项11场活动,至8月17日结束。来自全省25支代表队的120个优秀少儿艺术节目将同台竞技,还新设了“少儿才艺大赛”专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综合专场。

    节目童真童趣,摆脱传统“说教”

    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是由广东省文化厅牵头,会同省教育厅、省妇联联合主办的全省性大型少儿艺术盛会,是“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三大活动之一,也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重点办好的全省性重大品牌活动。该活动自1991年起每3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少儿花会已成为我省少儿艺术活动的重要品牌,为繁荣我省少年儿童艺术事业,推动少儿艺术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提升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广东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王莉说。

    据广东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唐国华介绍,本届少儿艺术花会从今年3月开始筹备,全省各地广泛发动,以选拔节目参赛为契机,大力开展少儿艺术培训、少儿文艺活动等,积极组织市、县、镇级层层选拔,引导少儿艺术创作、演出,选拔推荐优秀少儿艺术节目。各地共推荐了400多个作品,经过专家严格评审,最后确定了120个参赛节目。

    本届花会的参赛者都是14周岁以下的中小学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节目类型丰富,既有极富现代气息的声乐、器乐、小品、情景剧,也有充满浓郁民族民间气息的曲艺节目,各具特色。

    唐国华说,进一步突出童趣、童真,是本届花会的宗旨。本届花会节目从创编到表演,摆脱传统的板着面孔说大人话的“说教类”节目,满场均是表现孩子天真神情、最能体现儿童心态的节目。“足见我省少儿作品作者在多年的儿童节目创编实践中,已摆脱了单纯以文艺为‘教育工具’的创作模式,真正使少儿文艺节目成为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的活动方式。”唐国华说。

    举行11场活动,新设两个专场

    广东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设有开幕式、少儿专场比赛、闭幕式、美术书法作品展四大项,共11场活动。其中,少儿专场比赛分为南海专场、幼儿舞蹈专场、少儿舞蹈专场、音乐综合专场、语言综合专场、“少儿才艺大赛”专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综合专场等。

    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综合专场是为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异地务工人员子弟文化服务而新设立的,将集中展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才艺。王莉说,关注弱势群体是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的一贯宗旨,在上一届音乐舞蹈花会中设立了残疾人专场,感动了全场观众。

    本次花会尽量减少公有性质的文化培训机构的节目,向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倾斜。“少儿才艺大赛”专场就是基于这一思路而设立的,旨在为社会培训机构、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花会还将评选命名第二批“广东省少儿艺术培训示范基地”,进一步调动社会办艺术培训的积极性。

    另据介绍,为进一步擦亮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的品牌、保持花会的权威和公正,本届花会制定了很多规则,让参赛者感到公平竞争的氛围,杜绝歪门邪道。唐国华说,广东省文化厅纪检组将全程监督,同时邀请全国的权威专家当评委。

    首次在县级区举办,南海成绩不俗

    佛山市南海区是广东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的具体承办单位。王莉表示,这是花会首次放在县级区举行,旨在进一步鼓励和提升南海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近年来,南海在打造文化强区、活动品牌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又成功通过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验收。

    据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谭国洪介绍,南海区发动了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报名参加花会。全区共有280多个集体节目、80多个个人才艺表演节目,踊跃程度超过预期,初赛花了3天时间。

    谭国洪表示,近年来,南海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形式,扶持社会艺术培训,还将艺术纳入学校特色教育范围。尤其是“粤剧进校园”活动坚持了7年,全区有许多小学在课间唱粤剧。近日,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南海区“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主要得分就在于少儿戏曲的普及、推广和传承。南海区的少儿舞蹈实力不俗,在各种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