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有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站在真正的舞台给大伙儿唱歌。”近日,临沂市郯城县庙山镇立朝社区居民高鑫在“乡村大舞台上”圆了自己的“明星梦”。两首高难度歌曲《天路》、《为了谁》,被这位25岁的农家姑娘演绎得精彩异常,受到四邻八乡近万名观众赞赏。
当日,郯城县“喜迎十艺节”乡村大舞台暨庙山镇立朝社区第二届广场文化节启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歌唱、舞蹈,又有模特走秀、魔术、杂技等,不少“草根”明星亦加盟参演。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乡村青年才艺风采大赛最佳才艺奖获得者、临沂乡村歌手苗雨演唱的《家住临沂》、临沂市万人K歌大赛冠军张迎超演唱的《军营飞来一只百灵》等将活动推向一个个小高潮。“这是我首次与明星接触,乡村大舞台圆了我多年的梦。”从郯城县城赶来看节目的张济超兴奋地说。
“乡村大舞台作为特色文化惠民工程,在为百姓提供丰盛文化大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郯城县文广新局局长梅博介绍,为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按照省、市2013年“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的部署要求,郯城县全力推进乡村大舞台文化惠民工程。
郯城县的做法是临沂市乡村大舞台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沂市扎实推进乡村大舞台建设试点工程。“我们开展了文艺演出、广场舞等系列文化活动。”临沂市文广新局局长曹首娟对记者说:“今年,乡村大舞台的建设试点为每县区3个、每个开发区两个。目前,全市42个乡村大舞台建设前期工作已完成。”
梅博告诉记者,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郯城县先期开展了庙山镇立朝社区、李庄镇青山社区、重坊镇出口社区3个“乡村大舞台”示范点建设,并将逐步在全县各乡镇(街道)推广实施。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乡村大舞台建设过程中,临沂市鼓励文化设施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优先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首批规划建设好、组织保障好、活动开展好的示范性“乡村大舞台”进行经费补助,对已建成使用的舞台不再重复建设,按建设标准进行完善、提升。
“建设示范性乡村大舞台只是第一步,我们要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曹首娟表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让百姓自娱自乐,使其成为促进农村文明的有效措施。
“为保证乡村大舞台得到充分利用,我们规定每个舞台所在村居、社区最少有一个能开展活动的庄户剧团或文艺演出队,每年开展不少于20场次的文艺演出。”临沂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凡修告诉记者:“在验收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乡村大舞台为依托开展庄户剧团演出活动制定运行标准和考核制度,庄户剧团需定期开展文艺剧目排练和演出。”
为发挥人民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作用,临沂市创新形式,改“送文化”下乡为下乡“种文化”,为每个乡村大舞台配发演出器材,组建了配套庄户剧团,让百姓从“台下看戏”变成“台上演戏”。
“我们还指派市艺术馆、各县区文化馆文艺专业人才进村指导,提升庄户剧团自编自导自演能力,让庄户剧团成为活跃农村演出市场的主力军。”曹首娟指出:“把乡村舞台建好,把配套服务送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村艺术人才创作活力,推出优秀文艺作品,百姓才能乐享文化成果。”(本报实习记者 王松松 通讯员 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