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并在全国率先设立“文艺志愿服务部”,引导文艺家开展演出、展演和支教等工作。
只有艺术家才能成为文艺志愿者?答案是否定的。据了解,成都市文艺志愿者协会面向全社会招募协会会员。会员当中,既有国内著名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又有文艺爱好者和热爱文艺志愿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换句话说,只要你有一颗公益志愿服务的热心,就能成为一名文艺志愿者。
“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不够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给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成都市青羊区图书馆的文艺志愿者张晓薇从小热衷于社会公益,得知成都市文艺志愿者协会这个平台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今年步入花甲的王正明是成都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他爱好音乐,同时特别喜欢创作。“成为一名文艺志愿者后,在与区、县音乐创作沙龙的交流分享中,我一次次爆发创作灵感与热情!”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王正明称自己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他希望把这份快乐传递下去。
事实证明,不设门槛、海纳百川的姿态为志愿者活动赢得更多支持。从发起到成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成都市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已经超过5000人。
协会成立的第二天,作为文化志愿者代表,82岁的知名文人流沙河成为文化志愿者“名师大讲堂”首位名师,在成都市图书馆为观众赏析《唐诗三百首》。
“文艺志愿者服务工作对于成都市文联是一个创新,所以急切需要一个统筹和管理的部门。”谈及设立全国首个“文艺志愿服务部”的初衷,成都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刘勇说,未来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将作为成都文联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成都市文联在成立文艺志愿者协会的同时将内设的“事业发展处”更名为“文艺志愿服务部”,仍作为内部机构,相关的经费和人员配置也沿用了下来。
如何将庞大的志愿者服务团体组织管理得更好?怎样才能长效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这不仅仅是成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志愿者管理和组织仍在探索中,文化系统也不例外。自4月23日文化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2013年“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系列活动在北京启动后,各省区市也积极开展了相应活动。在四川,全省轰轰烈烈地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21个市(州)文化局相应成立了“文化志愿者”工作机构,在册文化志愿者人数约5.3万人,但并没有建立起规范运行机制。
经费来源一度成为志愿者开展工作的制约。就四川而言,文化志愿者活动的经费多由公共文化活动经费列支。据成都市文化馆副馆长、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万莉莉介绍,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目前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靠会费来维持,开展活动也相应地受到一些制约。
成都市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据了解,专项经费将用于艺术家和文艺机构在成都建立的660个艺术家工作室,以及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工作,目的是让城乡基层群众便捷、直接地享受文化成果,同时使艺术家在实践活动中汲取创作素材和灵感,创作产生一批“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
“我们一直在探索。”据四川省文化厅有关人士介绍,近两年来,四川先后将文化志愿者服务送到本省甘孜和新疆等边远地区。今年10月,四川省文艺院团的文化志愿者还将组织一批具有巴蜀韵味和地域特色的精品节目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展演。
为了以文化志愿服务为中心来开展四川灾后重建,援助帮扶边疆民族地区,维护藏区发展稳定,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明办特别成立了“四川省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在四川省文化馆设立了全省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管理机构,为各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