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桂 娟 方 栋
打开舞台车,锣鼓敲起来……日前,由政府买单、省市县三级国有专业院团演出的2013年度河南省“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如火如荼地在河南各地进行,全省农民成为了这场文化盛宴的最大受益者。
今年入秋以来,河南豫剧院三团把演出舞台车开到商丘各地的田间地头,送去了《朝阳沟》、《香魂女》、《村官李天成》、《丑嫂》等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大戏,汪荃珍、贾文龙、杨红霞等国家一级演员无一缺席。
“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名角儿唱戏,农民们都很高兴,都盼着能多送几场。”带队送戏的河南豫剧院三团副团长王文全说,“20多天时间里连演了70多场,到哪儿都是人山人海。”
每逢送戏演出,河南省曲剧团团长孟祥礼都会走下高高的舞台,走到老百姓中间,给喜爱他的戏迷们近距离演唱。唱一段两段不行,就再唱几段;豫剧、曲剧唱完了,就再唱歌曲。他说,只要大家喜欢听,唱再多也不觉得累。
自2008年以来,河南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共同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运作模式,由政府采购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省市县三级优秀艺术院团承担演出,按照全省每年每个乡镇至少演1场的原则,免费送演出给广大农民群众观看。
由于社会效益良好,这一活动被连续列入河南省委、省政府“十项惠民工程”,并逐渐形成了长效机制,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品牌文化活动。5年来,河南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投入7982.9万元,在河南省1863个乡镇演出12578场,受益群众达3000多万人。
在河南省级“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的示范带动下,该省18个省辖市和部分县(区)也纷纷开始购买本级院团的演出场次。据统计,2012年,除了河南省级组织的3300场演出之外,市、县一级购买的演出场次达到8600多场,补贴资金3000多万元。
河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闫敬彩说,演出团体演出前均进行了认真准备,参演节目有的是反复打磨的经典传统戏,有的是新编排的贴近群众的现代戏,有的是近年来的获奖剧目,有的是惊险刺激的杂技,有的是时尚的歌舞综艺类节目,参与演出的演员也均是本团主力阵容,因此农民看得过瘾,反映比较好。
免费看大戏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政府的支持还给处于窘困之中的县级剧团增加了活力。5年来,除了8个省直院团和27个市级院团外,136个县、市、区级专业团体和近20个优秀民营院团参与到“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中,一批小剧团重新焕发了活力。
西华县豫剧团团长郑强说,剧团有50多人,只有7个人的经费,生存十分困难,以往剧团每年虽能承接商业演出四五十场,但每场演出的纯利润只有1000多元,一场演出下来,主演的补助只能拿到10元钱。在承接“舞台艺术送农民”的演出任务后,演员的补贴比以前高了很多,大家的演出劲头也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