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即将精彩上演,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六届群星奖决赛也将拉开帷幕,353个节目从各地选送参加初评的884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将在齐鲁大地竞逐这一群众文艺的政府最高奖。在初评和复赛的过程中,评委们普遍反映,本届群星奖参赛作品体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而这些作品只是近年来群文创作佳作迭出的一个缩影,这些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除了群文创作者的努力,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风生水起也为其提供了创作的沃土和展示的平台。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朝阳区“社区一家亲”活动取消了固有的开闭幕仪式,因为组织者发现,在经历了5年发展后,一年之中不同节点的年节活动、比赛培训等已具备内在联系,形成了全年无休、循环往复的自然状态,已很难找到活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节点,社区百姓也在其中找到了活动规律和归属感。
开始于2001年的“社区一家亲”文化活动经过不断地探索,逐渐将自身发展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活动紧扣社会热点,贴近百姓生活,体现朝阳特色,受到政府的肯定和百姓的喜爱,年均举办辅导培训、比赛、演出、艺术展览、作品征集等活动约700场,带动了基层1420支群众文艺队伍和246家文艺协会的蓬勃发展,年参与人次达200万。
13年来,“社区一家亲”真诚、执著地贴近百姓,在空间上盘活社区社会文化资源,以文化体验馆、艺术培训学校、戏剧排演场、影院、展览中心等多样性的文化设施载体满足各个层面的群众文化需求;在对象上从满足文艺爱好者的小众娱乐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大众乐园,充分了解不同群体的特点,创作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如为农民建立农村文化大棚、农民剧场,为年轻人设立大学生戏剧节、大学生艺术资助计划,为外国人设立中法戏剧荟萃、诗人的春天在中国等国际交流项目等。一个品牌需要持续自身的生命力和带动性,就必须更加注重内容的规划和创新,让百姓在年年举办的活动中总能找到新的乐趣。于是,“社区一家亲”陆续推出了原创艺术节、郊野公园艺术节、百姓生活戏剧节等创意品牌,使其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河北邯郸市“欢乐乡村”系列活动则把重点放在了广大农村,从太行深山到滏水之湾,从魏征故里到罗敷潭边,处处有舞台,时时有歌声,形成了“以十带百、以百带千、以千带百万”的发展链条。
这一切源于2010年春节后邯郸市开展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调查发现,各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基本上都用在了硬件设施上,但是“台子搭好了没人唱戏”。于是,邯郸市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村文艺人才,量身定做10项全市性选拔赛事,每项活动推出“百名乡村艺术家”,打造“千支乡村文化队伍”,带动上百万群众参与。
“欢乐乡村”十百千万农村文化工程就此定名,“百佳农民合唱团、百佳乡村戏曲演唱者、百佳农民乐器手、百佳乡村秧歌队、百佳农民绝活儿大师、百佳乡村艺术家、百佳农民摄影师、百佳乡村书画家、百佳乡村表演队、百佳乡村歌手”等活动依次展开。这些活动以群众为主体,从村开始层层选拔,通过以文乐民,实现了参与群众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同时,他们还注重对自发、分散的农民业余演出队进行有组织的引导和帮助,鼓励群众自编自创,写村歌、编节目、办春晚、画漫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化扎根于民间沃土。邯郸市委宣传部还及时把群众编创的优秀节目印成小册子、小挂历,发放到农村,引导农民群众广泛传唱、表演。
“欢乐乡村”文化工程实施以来,举办各类大型活动2000余场,使农村文化阵地利用率达到90%以上,吸引了上百万农民群众参与,真正成为“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综艺大舞台,没有围墙的乡村大剧场,永不落幕的快乐大本营”。
2008年,浙江湖州首先以德清县为试点,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探索出一条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互动、城乡文化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路子,形成了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群众文化需求增长“供求”对等的群众文化建设新格局。2009年,湖州市文广新局牵头三县两区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在全市形成了“文化走亲、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
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走亲”让群众能够不出家门就欣赏到各地的文艺演出、展览等,提升了文化惠民的数量和质量,一大批特色文化团队被挖掘、培育了起来,而群众在享受不同区域“文化走亲”的同时,对本地文化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示自我的愿望也更强烈了,相互之间比学赶超的氛围更浓。近4年来,全市组建各类特色文体团队900余支,培育文化示范户1343户,新创作节目400余个,舞蹈作品《放学时刻》、戏剧作品《车胤囊萤》、声乐作品《村长姑娘》等荣获多个奖项,其中以《岕里婚庆》为基础加工提炼而成的舞蹈作品《蚕匾上的婚礼》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
“文化走亲”项目的高效益主要归功于“小”“新”“频”“广”四方面。“小”是指“文化走亲”活动多为小规模的文艺演出、展览等,突出行政村(社区)、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基层群众的活力;“新”是指由于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得每场“文化走亲”活动都属于“新节目”面向“新观众”;“频”是指活动“频繁”,可以贯穿全年,长期开展;“广”是指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
实践证明,“文化走亲”项目一次创作,可在不同地域面向不同观众重复演出,创作成本大大降低,作品有了更多的展示展演机会,避免了“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基本目的,仓库是基本归宿”的现象。
像“社区一家亲”“欢乐乡村”“文化走亲”这样的群文活动和品牌项目在为百姓提供文化享受的同时,也为群文创作的百花齐放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也是从2010年第十五届群星奖开始增设项目类群星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