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国字号”

来源: 东莞时报

昨日下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命名授牌仪式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文化部正式为包括东莞在内的31座城市授牌,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接受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牌匾。这意味着,经过近三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东莞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唯一、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国单打冠军”。

“拿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个荣誉不容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东莞实施‘文化名城’战略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喻丽君说,通过创建示范区,不仅很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东莞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喻丽君表示,接下来东莞将继续擦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块牌子,不断提档、升级,“继续保持东莞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领先地位。”

自2011年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市以来,东莞市连续两年把该项工作写入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2012年,东莞全市共投入创建资金13.3亿元,组织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工程两个重点项目。

创建示范区近三年来,一大批文化广场、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博物馆在东莞建成并投入使用;“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走进村(社区)、企业,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大量聘用村(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每个村(社区)配备了至少2名文化志愿者,将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心前移至基层。

今年7月,文化部检查组对东莞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实地验收。检查组对东莞的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东莞“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在本区域或全国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做法和经验”。检查组从六个方面共30项76个指标进行评定,东莞市基本得分为90.3分(满分为90.5分);并在指标评定基本得分90.3分的基础上,按每项示范经验0.2分的分值,再加4分。7月底,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第一批次验收评审会”上,经过现场汇报、答辩等环节,东莞市最终顺利地通过了验收评审。(记者 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