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来源: 成都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黄颖) 近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的通知》,我市以验收综合评审西部第一的成绩,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也是中西部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昨日,文化部在上海召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会,向获得首批示范区(项目)的城市和单位授牌。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代表成都接牌,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葛红林以《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文化》为题,从3个方面介绍了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有关情况。

一是强力推进、上下联动,全面完成创建工作。我市按照“到2020年,把成都建设成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奋斗目标,将示范区创建作为建设文化之都的基本任务,并同时在全市区(市)县开展公共文化建设 “免检区”、“先行区”创建工作,形成区(市)县创成都先行区、成都创国家示范区的生动局面。经过2年创建,创建规划的2项总体目标、6项示范目标和创建标准的61项指标全部超标完成。

二是做好规划、完善机制,有力支撑持续发展。我市顺利完成文化部重点课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研究》,并充分用好课题成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规划、政策、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成都公共文化发展方向和创建工作重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建设“设施、经费、人员、活动”落实问题,为基层文化建设及服务组织提供执行依据和衡量尺度,并切实强化了工作保障,从而全面系统地推进了成都公共文化建设。

三是城乡一体、创新发展,构建先进的公共文化。我市在完成创建工作的同时,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构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进公共文化,并积累了3条有效经验:城乡一体化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政府主导推进服务供给均衡化,创新机制推进运行管理科学化。

葛红林说,示范区创建没有终点,成都将继续对标先进,以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新起点,按照文化部统一部署,进一步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水平,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