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29日电 (记者萧海川)山东汶上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为节目平台,利用县级调频台和农村大喇叭的广播网络,实现节目在县域内转播覆盖,为当地农民提供权威政策解读、农业科技推广、文化娱乐消费等服务信息,并融合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最终形成了广播惠农的“汶上模式”。
“全国广播惠农工作现场会”28日在山东省汶上县召开。来自20个省区市的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当地广播惠农工程建设成果,共同学习探讨广播惠农的“汶上模式”。作为首个“全国广播惠农工程示范县”,自去年9月以来,山东汶上已建有4155个可寻址音柱和500个太阳能低音柱,6万个小音箱免费安装进农户,完成县域内14处乡镇分中心播控平台和493个行政村广播室的建设改造。
目前,山东汶上已实现县、乡、村三级播控平台,技术人员可通过自动、手动、电话、电脑等方式实时插播、转播新闻消息。汶上县郭仓镇就利用这套系统,把文体中心举办的“道德讲堂”向乡里乡亲同步广播。
汶上县县委书记赵东升认为,未来农村广播建设将向互动性发展,基层职能部门要针对群众在收听广播后所提出的诉求,及时跟进解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广播惠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