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后十艺节”效应初显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十艺节”闭幕至今,山东各地在文化场馆利用、艺术精品惠民等方面积极探索,“后十艺节”效应正在齐鲁大地发酵。

11月20日晚,泰安文化艺术中心泰山大剧院,魔幻神话音乐剧《泰山情缘之石敢当》激情上演。泰安市文广新局局长刘康说,作为当地探索“后十艺节”效应的一大思路,泰安“托管经营+驻场演出”的文化场馆利用模式正被越来越多人看好。

为抓住“十艺节”在泰安举行部分比赛项目的机遇,泰安市建设了一座有地标性意义的建筑——泰安文化艺术中心。该中心集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和剧院于一体,一方面作为“十艺节”群星奖音乐类决赛、文华奖部分比赛活动的主要场地,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过去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局面。

但“十艺节”的比赛持续时间短,泰山大剧院却要长期使用和运营下去。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和市场开发运营机制,新建文化设施势必会像很多文化场馆一样“昙花一现”后,资产闲置。为此,在泰安市政府主导下,泰安汉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投资打造了反映泰安泰山历史文化的音乐剧《泰山情缘之石敢当》。

“经过政企双方多次对接,泰安市政府决定从泰安实际出发,采取托管经营与驻场演出结合的新模式,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泰山大剧院整体托管给泰安汉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由公司长期在剧院驻场演出,托管费用由市财政每年补贴。”刘康说,财政补贴主要包括演出补贴、公益惠民票务补贴和管理运行补贴3个方面。“大剧院采取托管方式,既能利用和挖掘企业资源及潜力,扶持帮助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培育文化企业本土化,做大做强,彰显泰山文化品牌的新优势。”目前,泰山大剧院每天有演出,“泰山归来看音乐剧”已成一些游客的新选择。

文化场馆硬件利用好了,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打造的文艺精品也逐渐发挥惠民效应。第十四届文华奖获奖剧目《百姓书记》正加紧打磨提升,精简本《百姓书记》即将开启全省巡演。

在威海,借力“十艺节”群星奖取得好成绩的契机,当地计划以专业剧团为主题,整合社会力量,在明年举办不同形式、主题的文化活动,推进传统文化、军营文化等建设。威海市文广新局局长林强表示,2014年威海市将创新全市农村(社区)文艺汇演,加入专项比赛,形成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品牌。

在青岛,多部文艺作品斩获文华奖后,青岛市各演出剧院继续保持文化活动常态化。青岛市文广新局局长王纪刚说,一些精品剧目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将继续走到基层,让城乡群众共享文化。与此同时,青岛“十艺节”后的长远规划也浮出水面。“青岛培养了大批人才,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但留在青岛的人才不多。”王纪刚说,今后青岛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还将打造“青岛暑期文化艺术季”,计划于明年7月至9月,邀请各类艺术家聚集青岛,通过办讲座等形式,提升当地文艺创作水平,打造艺术家发展平台。

目前,山东正着手制定“后十艺节”时代文化场馆与艺术精品、群文活动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对承办过‘十艺节’演出比赛的场馆,山东将注重长远规划,探索剧场管理运营新模式,着力提高场馆利用效率。”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说,山东把“后十艺节”时代场馆利用作为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等重要工程来抓,本着“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山东前期已投入98.31亿元,在17市新建、改造、提升演展场馆55个。

截至目前,共有187家院团、剧院、演艺中介机构和传媒机构加入山东演艺联盟,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正逐渐改变。同时,新成立的山东剧场院线搭建了剧场业发展的资源共享、整合营销及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已有21家省内剧场加入。

此外,“十艺节”期间,山东为承担文华奖剧目演出,演出场所建设并安装了电子售票系统,演出收入达1670余万元。徐向红说,“十艺节”后,山东将以“十艺节”票务系统为基础,统一整合演出团体、剧场等,打造涵盖演艺资讯宣传、在线订购等功能的票务销售网络,组建覆盖山东省的综合性电子票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