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梦想起步的地方

来源: 中国文化报

3年前,我从一个偏远的牧业村子考到了地区畜牧学校。这是一座离乌鲁木齐很远的小山城。刚到这里时,除了感慨城市的繁华外,最惊讶的莫过于这里的电脑,因为它们像家乡的牛羊一样多。第一次上电脑课时,我心惊胆战、缩手缩脚,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弄坏了这么贵重的玩意儿,害怕自己赔不起。

当时,一位汉族同学看到我僵硬的手指在键盘上不知所措,就笑呵呵地走过来对我说:“电脑跟电视一样结实着呢,随便玩,弄不坏的。”看着他动作娴熟地操作着电脑,敲击着键盘,并且有了他那些安慰的话,我才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战胜了狮子的蚊子一样,带着飞蛾扑火般的勇气,开始了与这个贵重家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遗憾的是,鼠标在我手里刚刚听话,就下课了。那位同学看我意犹未尽,就说:“周末咱们一起去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吧,那里是免费的。”就这样,我们周末相约而至,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从此为我打开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不到半年时间,我就从电脑“菜鸟”成长为行家。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的,却让我从中得到了真实的友情。通过网络,我看到了别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会为别人笑、为别人哭,有时也和陌生的人说些知心话。慢慢地,我成了电子阅览室的常客,和经常来上网的人成了朋友。

有一天,我正在电子阅览室上网,爸爸突然打电话来,声音颤抖地告诉我妈妈得了胃癌,我一下子懵了,当时恍惚地把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放到了微博上。之后一段时间,因为妈妈病情发现得早,经过了一番治疗,情况终于稳定了下来,可以回家休养。而当我再次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时,发现居然有好多的网友回帖,有问候关心的,有提供良方的,有介绍医院的,最感人的一个跟帖是问我银行卡号,想要略尽微薄之力。当我沉浸在感动之中时,阅览室的负责人把我叫到一旁拿出一个信封说:“这些钱是我们大家凑的,虽然不多,代表了我们的一点心意。”这些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厚重的情谊。

再后来,我发现并参与到了“天涯”“榕树”“红袖添香”等网站的论坛讨论中,也在网上通过数字图书馆读到了各种类型的数字图书。徜徉在文字中,感觉就像是仰面躺在了广阔的大草原上,眼中的世界辽阔、宁静而深远。

慢慢地,我开始悄悄地在网上写下网络日志,记录一些心情。有一次,电子阅览室的负责人无意中看到我写的日志说:“写得这么好,怎么不公开发表啊?”我当时激动地问:“我也可以投稿了?”“当然!如果咱们电子阅览室培养出了一位哈萨克族的女作家,那该有多风光啊,加油吧!”

2012年春天,我的文章第一次在网上和当地报纸上发表了。我收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我激动地打电话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他们比我还要激动。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接下来的创作就一发不可收拾。我后来经常沉浸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里,借助网络平台和数字图书馆找素材、写文章。而平日里每当灵感闪现,我都会先用小本子记下来,等到周末时,再去电子阅览室里认真整理,然后传送出去。

3年来,我像着了迷一样爱上了图书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爱上了数字图书馆中的丰富书籍和资料。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跑到市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像约会最好的朋友一样,在这里学习知识,与朋友们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我的学习成绩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提高,写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

网络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有人迷恋游戏,有人迷恋技术,而对我而言,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就是我了解世界的窗口,数字图书馆资源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