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感动生活——国际志愿者日北京文化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中,文化志愿者与市民展开互动交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今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精神,更好地实施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做好2013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相关工作,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今年以来,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通过深入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广大文化志愿者踊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和示范性的特色品牌服务,从而打开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12月2日,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合全市21个文化志愿者分中心在北京大兴区文化馆举行了“文化感动生活——国际志愿者日北京文化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活动当天,主办方在现场设置了摄影作品展示区、书法展示区、手工艺品展示区、志愿者招募区等多个活动区域,通过手工艺品及摄影作品展览、写赠书法作品、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示了文化志愿者们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一批身着标有“北京文化志愿者”字样的“蓝马甲”也活跃在现场,热情地与前来参观的市民展开互动。
“像这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每年都有很多。”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志愿服务重在坚持、贵在长效。此次活动不仅集中体现了北京文化志愿服务的多样性和文化志愿者的风采,同时也见证了北京文化志愿服务一年来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志愿服务:形成体系,培育品牌
2008年,秉承奥运志愿精神,充分发挥首都人才资源优势,通过组建机构、完善制度、设立项目、搭建平台等具体举措,北京在全国率先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并逐步筹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相继建立起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多个分中心。经过5年的探索与建设,如今北京市已基本形成了全市性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和管理体系,网站及数据库等基础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文化志愿服务的经常化储备、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和项目化配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注册文化志愿者3万余人、文化志愿团体300余个,已基本建立起了以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全市21个分中心为基础的覆盖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的文化志愿服务网络。
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已成立5年,中心带动各分中心及广大志愿者开展了包括文化艺术辅导、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服务活动,并逐渐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围绕农村、社区、弱势群体、公益性文化设施等开展了诸多特色服务,培育了一批颇具口碑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2010年,北京市文化志愿者体系建设荣获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今年,由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指导、密云县志愿者服务分中心策划开展的文化志愿“暖心工程”又收获了第十六届群星奖项目奖,再次推动北京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品牌活动:示范引领,促进交流
今年,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根据年度整体工作安排,结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开展“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两项示范性活动和多项主题活动展开工作。
参与由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指导实施的示范活动。围绕2013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和“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馆)志愿服务走基层这两项示范活动,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于今年6月邀请新疆和田市玉都文工团58人来京演出和培训,期间,在北京舞蹈学院举办了舞蹈、声乐专项培训;在北京园博园及东城、丰台、房山等13个区县开展了15场慰问演出活动,为近2万名群众表演了原汁原味的新疆特色文艺节目,进一步促进了首都与新疆的文化艺术交流。今年9月23日至30日,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北京市朝阳区在该区10所打工子弟学校举办了由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美术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相关部门提供的专题艺术讲座,并在该区东岳庙民俗博物馆等地举办了“牵手文明”图片展览,在此过程中,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积极组织文化志愿团体参与活动,使国家艺术院团(馆)通过“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等活动形式,进一步展示了首都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继续实施“送福到家”等品牌活动。“送福到家”系列文化活动始于2009年春节,是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在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和各区县文化志愿者分中心的配合下开展的一项品牌活动。5年来,“送福到家”通过送春联和“福”字、送摄影、送文艺演出、送艺术培训等百余项文化志愿服务,令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文化志愿服务成果,活动不仅为传统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同时锻炼了文化志愿者队伍,吸引了社会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积极参与。
今年2月1日,2013年北京文化志愿者“送福到家”活动在北京清华科技园启动。活动期间,由北京各文化志愿服务分中心组建的文化志愿者小分队共计近2000人先后深入到街道社区、乡镇农村、部队、单位等,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69项,为基层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问候。今年的“送福到家”活动进一步突出了时代感与互动性,各分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区域文化资源,为百姓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石景山区分中心联合区残联、北京军区等开展了以“送福到社区、演福到基层、贴福到家庭、写福到军营、拍下幸福笑、留下全家福”为亮点的文化慰问活动;门头沟区文化志愿者到原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司令部所在地——该区斋堂镇马栏村,举办了北京文化志愿服务主题展览,以及传统戏曲、民间花会展示等活动。
北京市文化局公共文化处处长、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主任、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黄海燕表示,一年一度的文化志愿者春节“送福到家”活动,既是深入推动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也是全面启动全市年度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新起点。除了“送福到家”活动,中心每年还会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感动生活”等多项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
带动分中心开展有针对性、指向性的文化志愿服务。按照“服务对象所需、志愿者所能”的要求,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今年组织文化志愿者及各分中心利用各节点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服务活动。
比如,今年4月,以首都图书馆文化志愿者为骨干,于“4·23世界读书日”重点针对残疾人开展了“心阅书香”——盲人有声阅读大型公益活动,组织盲人朋友走进图书馆,在社会爱心人士及文化志愿者的帮助下亲近图书,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心灵成长;密云县文化志愿者分中心为加大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开展了“七彩艺术送欢乐 文化惠民送上门”活动,组织各艺术门类志愿者走进孤寡、残障、五保户等弱势家庭,把帮扶送进家门,让他们同享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5月,中心与北京市残联共同开展了北京文化志愿者“助残月”主题活动。期间,怀柔区文化馆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残疾人义务演奏、教唱等服务活动;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昌平分中心联合多家单位举办了以“我们是爱心一家”为主题的两场大型文艺演出。6月,借助“六一”儿童节和“关爱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志愿服务月”,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密云分中心组织文化志愿者走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及聋人学校进行了文艺展演。8月,在文化部邀请格鲁吉亚国家级艺术团来京举办“格鲁吉亚文化日”演出之际,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邀请格方艺术家38人以文化志愿者身份参与了“HAND IN HAND·魅力北京”中外文化志愿者交流活动。活动中,北京的文化志愿者们向格方艺术家讲解了剪纸、中国结制作、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格方艺术家与北京的文化志愿者骨干进行了民间舞蹈方面的交流。中心希望借此类活动开拓北京文化志愿者的国际视野,创新文化志愿服务方式,促进中外文化志愿者的常态交流。10月,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合各分中心启动了“厚德润京华——2013年文化志愿者敬老爱老月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走进社区、敬老院、边远山区,为空巢老人等提供文化服务,把慰问演出、公益讲座、“最美夕阳红”主题摄影等活动送到全市老年朋友们的身边,在全社会营造了尊老、养老、爱老、助老、孝老的文化氛围。
此外,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各分中心今年还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社区基层、驻地军营等地送演出、送辅导;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倡导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大型文化活动。
管理工作:鼓励扶持,助推升级
继续扶持示范性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年度文化志愿者服务品牌项目评审工作,从各分中心申报的包括演出、展示、辅导、服务类等品牌项目中,评出一类、二类扶持项目,并将入选项目纳入年度北京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管理,重点推进示范志愿项目建设,力求逐步形成并推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今年,中心共评出文化志愿者服务品牌项目24个,包括海淀区志愿者(免费)基层培训、朝阳区“肩并肩”农民工志愿工程、房山区文化志愿服务“5285”工程、门头沟区“一湖十园”文化艺站服务工程等,中心已将入选项目纳入了2013年北京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管理,下一步将对这些项目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和支持。
加大文化志愿者及其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是中心、分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具有较好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近年来,为提高文化志愿者服务水平,中心协同各分中心加大了对文化志愿者及其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先后举办了文化志愿者工作培训班、文化志愿项目带头人培训班、文化志愿者培训师队伍建设培训班等,提升了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水平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素质,逐渐建立了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复合型文化志愿者培训队伍。
今年,中心继续对文化志愿者培训师进行培训与考核,针对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的调研、开发、实施等集中授课,同时对文化志愿者培训师如何提高授课技巧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据介绍,通过考核的文化志愿者培训师根据个人授课特色,将被安排进入到各个分中心、社区、学校等为基层学员进行培训授课,目前已培训学员逾千人。
2014年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将继续通过持续地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将重点结合拟承办的政府实事,推进北京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管理,培育并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用好中央在京文化资源,鼓励、吸引、吸纳各级各类专业艺术人才、专业机构、团体等社会力量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强宣传,进一步扩大文化志愿者的影响力,不断拓宽文化志愿服务领域,塑造文化志愿者整体形象,掀起首都文化志愿服务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