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的一天,文化部网站上的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球:“5月31日,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暨少儿数字图书馆开馆,6到15岁少年儿童可免费入馆阅读。少儿数字图书馆目前可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总量达10TB,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网上绿色阅读平台。”
看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因为现在的大部分孩子物质生活相对富足,却缺少精神层面的引导和支持。而少儿馆及其数字图书馆的开放,将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打开我年少时的记忆宝盒,除了捉迷藏、打水战,勾起我更多回忆的莫过于图书馆,螺旋状的楼梯、开放式的书架、整齐的书桌、排放有序的书刊……那时我经常拿着借书证去办理借书手续,总喜欢看一些武侠和历史方面的书。印象最深的是,在中考之后,我从图书馆借了厚厚的两本《罗兰散文》,并用整个暑假将它们读完,作者写下的如同雨后阳光般清新灿烂的语句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当时还把许多美好的句子摘录了下来。直到现在,在工作或生活不顺利的时候,我还会翻出那些读书笔记回味。
图书馆是一个缩微的纯真世界,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也让我快乐无比。如今开放的少儿图书馆暨少儿数字图书馆,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正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知识驿站。
我儿子与少儿数字图书馆的接触始于2010年的暑假。当时我和太太忙着工作,没有时间带他出去玩,敏感的儿子常因此闷闷不乐。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儿子无精打采地向我们抱怨暑假没有意思,我忽然想到了新开的少儿数字图书馆,就乐呵呵地解释说:“暑期自我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我一会告诉你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站。”
吃完饭,我领他来到电脑旁,登录国家少儿数字图书馆的网站,清新的蓝色页面、可爱活泼的卡通形象马上映入眼帘,“学前图书馆”“小学学习馆”等主题专区醒目清晰。儿子正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少儿数字图书馆内图文并茂的电子图书和生动有趣的视频,让儿子兴趣盎然。他还点击进入了书刊阅读、校外课堂、展览讲座、我爱动漫、才艺展示、国图漫步、活动预告等板块,看到如此海量的内容和书籍,他真的“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得津津有味,还把网页保存在了系统收藏夹内。我笑着跟儿子说:“以前有个热爱读书的人叫巴比达,他曾经说过,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到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万本书才行。”我话还没说完,儿子就大声说:“那我也要读好多好多的书。”
后来,我们家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在休息的时候,全家陪着儿子浏览少儿数字图书馆,读读里面的电子书,看看里面的学习视频,这样的氛围其乐融融。
有一阵子,儿子说他很想参加市里少年宫举行的青少年科技英语创意大赛,但因为要准备的实验报告和剧本创作需要查找较多资料,所以犯了难。我拍着孩子的肩膀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比赛要求你要有优秀的英语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要有资料检索能力,你要学会用好数字图书馆啊!”
听到我的鼓励,儿子坚定了参加比赛的决心,他每天的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少儿数字图书馆,当确立了以“探究烟焦油对肺部组织细胞的影响”这个实验方向后,他通过数字图书馆查资料、核数字,忙得不亦乐乎。
开卷有益。儿子后来在比赛中获得了青少年科技英语创意大赛一等奖。拿到获奖证书的那天,他发自肺腑地告诉同学:“我的秘诀就是有少儿数字图书馆帮忙!”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感谢数字图书馆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知识大门,带来网络书香,引领“悦”读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