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记者从市文化委获悉,黄山市2013年文化类民生工程之一的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程已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全市9个图书馆、8个文化馆、2个美术馆、15个博物馆、10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对外免费开放。
宽敞明亮的报刊阅览室,排列有序的图书陈列室,还有摆放着30多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走进屯溪区图书馆,处处能感受到浓郁的阅读氛围。在报刊阅览室,读者鲍绍宗正在专心阅读《环球时报》。“屯溪区图书馆提升改造之前,我就经常来看报纸和书刊,今年7月份重新对外开放之后,我更是几乎每天都来阅读。对于老年人来说,新馆的设计更有人性化,我们不用爬楼梯,就能在一楼轻松阅读了。”退休多年的市民鲍绍宗告诉记者,新馆提升改造后的条件比原来改善很多,新书量增加了,场馆也更加整洁明亮、宽敞舒适,为爱好读书的市民提供了便利。
屯溪区图书馆是中心城区一所综合性公共图书馆。2012年6月,屯溪区政府出资对老馆舍全面升级改造,新馆于2013年7月建成对外开放。总面积1620平方米,现有藏书10万余册(其中新购置图书达1万余册),电子图书50万册,日均接待读者达200余人次。馆长王春杰介绍,提升改造后的屯溪区图书馆,新开辟了电子书借阅室、多媒体放映室、亲子阅读室、自修室、报告厅等多个新功能区。此外,为让残障人士更好地享受到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政策,图书馆一楼设置无障碍通道,还设置视障阅览室,让盲人也能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屯溪区图书馆实行全面免费开放,对外开放的部门全部免费接待读者,办证不收取验证费和工本费,借书证只收押金。借书、阅览全部免费,自修室和电子阅览室等均可供读者免费使用。重新开放至今近半年,市民反响很好,每天来阅读的市民络绎不绝。特别是亲子阅览室,为家长和幼儿们创造了互动的平台。王春杰说,在暑期里,少儿阅览室每天都座无虚席。
记者还了解到,作为黄山市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提升工程,屯溪区文化馆也在今年7月经过升级改造之后在新址重新对市民开放。屯溪区文化馆内免费开设戏曲表演、广场舞、民族舞、拉丁舞、葫芦丝等多项免费培训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文化馆还为所有学员建立了档案。屯溪区文化馆馆长张晓荣介绍,改造后场馆有四层楼用于排练和培训,能够同时提供编导、群艺、美术、书法、音乐等服务。与之前场馆相比,“面积增加了5倍多,以前的场地小,没办法开设多门课程,而练习舞蹈的教室也因为场地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市民。新馆投入使用后,仅拉丁舞班就开设了2个,共有学员80余名。”张晓荣表示,新馆开班之后,市民报名很踊跃,目前共有学员400余人。
记者从市文化委了解到,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工程是黄山市2013年的一项民生工程,已经全部完成目标建设任务。今年,全市9个图书馆、8个文化馆、2个美术馆、15个博物馆、10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各级补助资金全部到位,年度计划投资1783万元,完成投资总额2057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15%。(黄山新闻网—黄山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