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重庆天地文化剧场,“世界之舞 献礼重庆”之夜活动现场,充满异域风情的西班牙舞蹈表演。帅气的踢踏舞表演“老外与重庆”摄影/征文作品获奖者在颁奖典礼上合影本组图片由记者 邹飞 摄颇具风情的牛仔舞
商报记者 张军兴
浪漫的法国红磨坊康康舞、激情的探戈、具有阿拉伯风情的肚皮舞……12月14日晚,在重庆天地文化剧场“世界之舞 献礼重庆”之夜活动现场,ALLARTSHOW歌舞团以精湛的舞技征服了台下中外观众。“没想到一晚上就能看到10多种不同的国际舞蹈,太过瘾了!”家住南坪的市民罗刚说。
“世界之舞 献礼重庆”之夜活动是“重庆与世界·2013文化嘉年华”众多活动之一。三个月来,文化嘉年华活动为在渝学习、工作的外籍人士和山城市民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了中国文化、巴渝文化,真正融入重庆、爱上重庆、扎根重庆。
文化的盛宴 活动丰富内容形式多样
“重庆与世界·2013文化嘉年华”由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瑞安重庆天地联合主办,意在推动重庆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互通,进一步加强对在渝外籍人士的文化传播和人文关怀,提升他们对重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通过他们更好地推介重庆、宣传重庆,让更多人关注重庆。
“重庆与世界·2013文化嘉年华”分为国际交流、文化艺术、体育赛事、外商讲坛四大类别,每个类别都包含多种活动。以国际交流类为例,就有菲律宾风情摄影图片展、英国文化推广周、“老外与重庆”摄影/征文比赛、世界500强企业对话重庆学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与上一届相比,2013文化嘉年华在活动设计上更为轻松有趣,参与性更强,互动性更高。比如外商篮球友谊赛、勇攀城市高峰、外商大讲坛等活动,使数以万计的市民、留学生、外籍友人、驻渝领事馆和在渝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参与其中。
热闹的节日 交友的平台和学习窗口
“这样的活动为在重庆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提供了一个相互熟识的机会。”四川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籍留学生于海娜告诉记者,希望重庆多举办类似活动,让他们能与更多的中外友人认识和交流。
“外国人刚到重庆,如果没有亲朋好友也会孤独,这个活动就是一个节日聚会,不仅可以认识许多朋友,还能让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重庆的文化,增强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兴趣。”意大利商人托尼说。
在渝外籍人士在“节日聚会”中,不仅能交朋友,还可长知识。主办方专门组织了四场外企财商大讲堂,分别讲授外资企业用人风险控制、营改增的财税政策解析、外企薪酬体系建设等内容,使400余家在渝重点外资企业获益。
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外文化需要交流,在渝外籍人士也需要一个互动平台。文化嘉年华就是一个有利于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交友平台、学习窗口和欢聚模式。
交流的平台 展示技艺传播巴渝文化
温婉的古乐、漂亮的汉服、精湛的表演、动人的故事……重庆大学舞蹈团的精彩演出,让菲律宾Bayanihan国家民族舞蹈团领队米利托,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重庆大学舞蹈系副主任赵倩说:“他们的演员非常全面,通常一个人会跳几种舞、会几种乐器,舞蹈编排上很下功夫,故事也很感人,特别是独具当地特色的水罐舞、火祭舞、棉兰老组舞,跳出了‘满堂彩’。”
“舞蹈能展现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文化。”菲律宾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亚美丽达·阿基诺说,2012年至2013年是“中菲友好交流年”,因此她特邀菲律宾国宝级舞蹈团——Bayanihan到重庆演出,希望能向重庆民众展现菲律宾作为“表演城市”的独特文化。
同时,主办方与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深度合作,举办了英国文化推广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摄影图片、实物展览等方式向重庆市民推介英国文化,促进市民与英籍人士的共通互融。
另外,主办方还通过摄影图片、征文征稿、戏剧展演等多种形式,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巴渝文化展现给在渝外籍人士,让他们对重庆的历史文化、城市发展、自然风貌、文学艺术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对重庆的认识和感情。
公众的聚会 活动全免费市民享受大餐
“重庆与世界·2013文化嘉年华”不仅吸引了外籍人士参与,重庆市民也被精彩的活动所吸引。
美丽的巴拉望岛、庄重的巴洛克教堂、神奇的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菲律宾风情摄影图片展活动,以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人文历史等为摄影题材,多角度、多层面充分展现了菲律宾美丽的人文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市民杨晓兰说:“看完展会,就像去菲律宾旅游了一趟。”
得知儿童舞台剧《三只小猪》于11月16日下午上演,巴南市民龙天宇一早就赶到了演出现场领票,“这个题材的舞台剧,孩子乐意看,但却很少上演,希望以后能多演出这样的舞台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嘉年华的所有演出活动全部免费;所有展览及展示活动都不设门槛,所有市民都可参与……
“活动让我们感受到重庆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文化,也领略到了异域风情。”不少市民说,通过活动增强了对重庆的热爱、对外国文化的兴趣。
市委外宣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与世界·2013文化嘉年华”活动,是在重庆更加国际化、加快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渝工作、学习、创业的背景下,城市对外宣传和形象推广的一次创新和探索,为促进重庆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互通、提升在渝外籍人士对重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全面推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活动
商报记者 刘晓娜
重庆商报讯 在老外眼里,重庆到底是什么样子?14日晚上,“重庆与世界·2013文化嘉年华”活动之“世界之舞 献礼重庆”之夜在重庆天地文化剧场举行,300多名重庆市民享受了一场汇聚世界文化的视听盛宴。在“老外与重庆”摄影/征文作品颁奖典礼上,摄影类作品共评出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征文作品分为外籍人士组和市民组,外籍人士组评出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市民组评出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因为太爱重庆迷上摄影
在颁奖典礼上,来自阿拉伯地区的李剑(中文名)摄影作品摘得多个奖项,成为最大“赢家”。其摄影作品《多彩重庆》获得一等奖,《桥都重庆》、《夜色迷人》等获得二等奖。
主持人问李剑:你为什么能拍出这么漂亮的重庆?“相由心生,我真的太爱这座城市了!”李剑的回答赢得热烈的掌声。
李剑透露,他在重庆生活了3年,目前在重庆大学任教。他在重庆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带他走了山城的很多地方。原本对摄影没有研究的他,走一处拍一处,渐渐迷上了摄影。这也让他发现了重庆这座城市的美丽,也将他和重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他把妈妈和妹妹都接到了重庆。
离渝美国人最愿定居重庆
“我很想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说这句话的是美国人Michael,他在重庆工作了4年。川外女生赵丹衍在“老外与重庆”的征文《重庆·不说再见》获得“市民组”一等奖,文中就引用了这句话。
在颁奖典礼上,市委外宣办副主任文天平在台上分享Michael这句话时,语音未落,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认识他已将近四年,在认识他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个外国人如此热爱一个中国的城市。”赵丹衍说,前不久,Michael回美国读研究生时曾表示还会回来,Michael说“如果让我选一个地方定居,在所有城市里,包括我的家乡芝加哥在内,我一定会选择这里”。
法国女孩因夜色爱上重庆
“在皎洁的月光和微妙的桥灯的交相辉映下,我突然觉得你充满了深深的吸引力。我从未想到,夜幕下的你是如此高大、如此英俊、如此容光焕发、如此风度翩翩,让人过目不忘,惊叹不已。”这段描述重庆的文字,摘自法国女孩小兰(中文名)所写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文。
在小兰的笔下,重庆这座城市就如同心上人一样让她着迷。在颁奖礼上,《人生若只如初见》获得征文比赛外籍人士组一等奖。文化在交流中才有生命力
据介绍,此次摄影/征文活动,共征集到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等近20个国家的外籍人士以及我市市民上千篇征文、近五千幅摄影作品。
市委外宣办副主任文天平称,这是重庆首次举办以“老外与重庆”为主题的摄影/征文活动。“从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在他们的眼里重庆是一个非常有温度的城市,他们看待重庆的角度和视觉,有时候恰恰是我们自己平时所忽略的。”文天平说,今年之所以举办“老外与重庆”摄影/征文活动,一方面是想借此了解外籍人士是如何看待重庆的,另一方面也是对外城市形象推介方式上进行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他说,以前在做城市推介时,往往都是“走出去”,而忽略了在重庆生活的外籍人士对这座城市的看法,其实恰恰这部分人对重庆的宣传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回到家乡时表达对重庆的认可,这种人际传播和口碑传播才是效果最好、最可信的。他认为,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更生动,更具有生命力,更能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获奖征文节选
重庆·不说再见
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四女生 赵丹衍
我很想回来定居,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
认识Michael到现在将近四年,在认识他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个外国人如此热爱一个中国的城市。Michael是美国芝加哥人,大学毕业后从杭州来到重庆当了大学外教。因为偶然,三年前,我从他的学生成了他的古文老师,每周备课上课,自然而然,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
博大精深的汉语被誉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他不仅学会了现代汉语,还不断学习中国文化、古诗词,甚至还学会了地道的重庆话。会说重庆话,我想是他最得意的地方了。他常会笑着告诉我们:“上次我在街上,有人在讨论我这个老外怎么怎么样,他们都以为我听不懂。可是他们不知道我听得到也听得懂的呀!哈哈哈哈”的确,在街上议论他的路人不知道,这个老外不是普通的老外,是把重庆街道摸得比本地人还熟的老外,是一个天天到菜市场买菜会在菜贩准备敲诈一下他的时候,“我晓得行情喏,便宜点儿噻老板”说着地道重庆话的老外。
在重庆生活,我觉得特别舒服。“我在北京看到一个胡同里有一个小川菜馆,总是排很长的队,但是味道比在重庆吃的差远了!我真想去开个川菜餐馆只卖正宗的重庆菜让他们尝尝!”
前不久,Michael回美国读研究生。不过,这次他离开是为了以更好的姿态回来。
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离开时说的话“如果让我选一个地方定居,在所有城市里,包括我的家乡芝加哥在内,我一定会选择这里”。
人生若只如初见
四川外国语大学法国籍教师 Ellénore Loehr(中文名:小兰)
我还记得与你初遇的那一天,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
那是去年八月末的一天,确切地说,是八月二十八日。这一天,我将终生难忘。
在皎洁的月光和微妙的桥灯的交相辉映下,我突然觉得你充满了深深的吸引力。我从未想到,夜幕下的你是如此高大,如此英俊,如此容光焕发,如此风度翩翩,让人过目不忘,惊叹不已,和白天的你相比,简直跟换了个人似的!
从那一天起,或者应该说,是从那一夜起,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你了,白天和你相处的时候,我也努力地从你身上寻找夜晚时你的迷人之处。
事实上,我想那一夜,我已爱上了你。
我从未想到我会爱上你。你知道,我很难对别人动心,我挑选爱人的眼光很高,很挑剔,而且很容易感到失望。想要赢得我的芳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但我已经被你的魅力深深折服!
你,就这样从天而降,我的生活从此焕然一新。
我爱你,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