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化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部署,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认真落实“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阶段各项任务,于近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听取了党员、干部、员工对中心领导班子、中层党员领导干部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深化改革、改进作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7月22日至8月12日,发展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处内员工开展了广泛的谈心活动,交流思想、共同反思、查找问题;8月6日、7日,中心两次召开专题座谈会,通过工会、团支部渠道,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8月9日,发展中心向全国各省级分中心发出征询函,将征求意见面扩大到了文化共享工程系统;同时,中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爱岗建言箱”和PPT演示文稿制作主题竞赛活动,进一步扩大听取意见的覆盖面。
大家总体认为,发展中心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相关部署,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学习与业务紧密结合,做到了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系统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作为文化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两大工程的国家中心,发展中心多年来坚持以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传输、保存、管理与服务为核心,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全国各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得力,工作扎实,卓有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系工作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推进机构转型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去年12月在中央和文化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中心正式更名为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工作职能进一步明确和拓展。随着中心的更名其职能定位和机构转型进程稍显迟缓,职能定位不明确,部门和岗位设置不实施,已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应尽快确定机构设置和岗位定位,解决定岗、定编、定责等问题。同时,应以完善机制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坚持思想、业务两手抓的基本思路,有效地加强内部管理,保证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系统规划指导方面。大家的意见集中反映在顶层设计、基础建设和体系化管理等方面需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广西分中心谈到,希望加强合作协调,进行设备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建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辽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谈到,应根据不同服务人群的需求特点,加强专题资源的建设,着重在资源定位、规划、组织和落实上投入更多力量。还有中心建议,应鼓励多下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应侧重市、州一级支中心的扶持力度。
三、关于提高发展中心业务水平方面。大家普遍认为,今后工作更应注重以惠民服务为重点,真正从群众需求角度出发,把服务活动组织得基层参与性更强;在制定年度项目经费分配规划时,应把硬件建设与资源建设的经费分开;增加参与资源验收的企业额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性;增加验收高清资源的设备,以适应高清片源增多的实际;在国家数字文化网建设上,增设符合不同年龄、身份的群众版面,定期开设文化论坛,文化视点,搜集广大群众对文化建设的看法,增加与群众沟通的机会。
四、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系统队伍建设方面。湖南、河南、海南、新疆等分中心对抓好人才队伍提出了诸多建议:一是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包括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需持续加强;二是应着力培养一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技术人才,并制订长期的系统培训规划;三是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大力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中心青年员工谈到,希望进一步发挥中心专项培训经费的作用。
五、关于审时度事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有关专家在座谈中指出,文化馆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地位特殊,数字文化馆建设,是新媒体时代基层群众服务的需要,具有“破题”效应。数字文化馆建设与数字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不同,除有数字阅读、数字培训、网站建设等功能外,还有数字娱乐体验、数字文化活动、非遗数字化保护等,随着发展中心的职能转换和工作拓展,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应是今后的重要工作任务。
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面。广西桂林分中心认为,文化共享工程是党的群众路线直接实践者,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杜绝“形式主义”走过场,要以鲜活的案例来体现工作成效,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并以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