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快速推进

来源: 工人日报

近年来,洛阳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市财政设立5000万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前,洛阳市获得全国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

洛阳市以节庆活动为契机,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已经成功举办31届洛阳牡丹花会。洛阳市还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广场文化,组织综艺演出、消夏电影、展览展播。2008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2000万元,持续开展了“百场公益性文化演出”、“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活动,共演出了3500余场。

据洛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办公室统计。自2012年8月创建开展以来,六个县(区)文化艺术中心新建工程共计完成投资3亿元,四个县(区)投入资金对两馆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全市乡镇文化站达标数量由122个上升为151个。县级图书馆新购书43558册,各文化站新购书106290册,农家书屋新增书150470册。仅2013年,全市已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3928场,放映社区电影1353场,社区慰问演出16场。目前,已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6715名、786支团队奉献公共文化领域。

如今,洛阳市100%的行政村有了农家书屋,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2981个。全面完成了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超过97%以上。全市已建成健身路径700多条,建成农民健身场450个。

2011、2012年洛阳市连续两次被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荣获第15届全国“群星奖”项目活动类大奖。(赵作建 车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