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是文艺界多方参与、群众广泛受益的文化惠民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说。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文艺培训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河北省舞蹈家协会在全省13个县级以下农村小学建立了“新农村舞蹈教室”,从全省600多名舞协会员中公开招募60余名志愿者,义务到农村授课,使600余名农村娃得到了专业指导。河北省作协则在磁县建立了“青年诗人创作基地”。
邯郸市文联着手建立四级文艺培训基地,鼓励艺术家作为志愿者回家乡创建工作室。48岁的艺术家徐光照在家乡邯郸县河沙镇建起了集书画创作、舞蹈学习、文艺排演于一体的“光照文化大院”,义务辅导农村妇女、青少年学习书画、舞蹈。截至目前,邯郸市已有各级文艺创作采风基地180余个,艺术家工作室130余个,培训基层文艺人才1万多名。
在唐山,市文联成立了文艺志愿者服务管理中心,负责策划组织、统筹协调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制定完善了《唐山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管理办法》《唐山市文艺志愿者服务规范》等规章制度,推进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朝着机制化、常态化方向发展。(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