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拳擦掌到龙潭庙会跟国际象棋大师谢军过过招,携一家老小去圆明园庙会免费拍张全家福,在地坛庙会把充满爱意的“爱心包裹”寄给山区贫困学生,到大观园听《红楼梦》里的养生知识……虽然春节期间京城天气转冷,却丝毫没有影响市民逛庙会过大年的热情。据悉,仅正月初一到初五,就有34万人次走进北京厂甸庙会,50余场演出、近百场主题活动让人们重温老北京延续百年的文化记忆。
记者从北京市文化局获悉,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共举行99台、396场各类专业院团文艺演出,共计20.46万人次观看,上座率达71%;开展庙会、灯会、花会等群众文化活动62项,参与人次达200万;全市各美术馆共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
2月4日,在北京圆明园庙会上,精神矍铄的85岁老人张玉荣带领全家45口人拍摄了一张全家福。今年春节圆明园庙会特别推出的这项免费拍摄全家福活动吸引了不少家庭前来“晒幸福”。“皇家冰嬉表演”则精心选取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镂月开云共赏牡丹的故事,编排出“天子出巡、圆明园御花园、乾隆舞剑、爷孙骑射、三帝闲庭赏牡丹”等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很多观众。据统计,仅大年初一,就有5万余名游客来到圆明园逛庙会。各大庙会坚持节俭理念,现场布置简朴大方。
北京今年春节期间的舞台演出丰富多彩,一系列低票价惠民政策和专业院团进基层活动使京郊区县群众花20元就能走进剧院,欣赏到专业演员演出的经典剧目。
“宁愿我们不休息,也要让忙活了一年的老百姓在春节期间好好放松放松。”2月5日晚,北京市大兴影剧院可容纳近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这让春节期间率领演员在京郊多个区县演出的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非常欣慰。大年三十晚上,团里所有家在外地的演员早早返回单位集合,准备大年初一在大观园的演出。而从正月初一到初六,他们面临每天两场的演出任务,团里特意挑选了《龙凤呈祥》、《打金枝》、《辛安驿》等喜庆吉祥的剧目。从正月初三开始,该团又奔赴怀柔、平谷等地开展下基层演出。王洪玲说:“我们今年的演出主要以青年演员为主,就是为了让观众检验演员的真实水平。”
来自北京市文化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共有36台69场戏曲演出亮相京城舞台。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中国评剧大剧院都推出了20元至80元不等的低价票。今年推行低票价的剧场由去年的23个增至36个,北京市曲剧团等5家市级文艺院团还与京郊区县签订了3年帮扶协议,定期送戏下乡、送培训下乡、送设备下乡。
除了团聚、年夜饭、拜年等年俗,相比往年,山东曲阜今年春节旅游市场格外红火。全国各地游客齐聚孔子故里,游览“三孔”景区,感受儒家文化魅力。
腊月二十八,孔府内外张灯结彩,一派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晨钟开城、孔庙祭孔、暮鼓关城……马年春节期间,曲阜市“三孔”景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并接受网络平台和电话预约。来自福建厦门的游客张先生今年特地携全家五口来曲阜过年,他告诉记者:“曲阜是圣人故里,通过春节旅游形式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自己也过了一个充满文化味的新年。”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历史文化景区的社会影响力,今年春节期间“三孔”景区继续开展曲阜市民和济宁市民优惠参观活动,推出面值10元、50元的“三孔”优惠票。曲阜文物局副局长韩凤举说:“这为充分发挥本区域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让普通民众感受传统文化价值提供了便利。”
正月初一到初四,“三孔”景区游人如织,到景区参观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很多青少年和儿童参加了“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多数家长表示,希望借助春节旅游休闲的机会,让孩子更好地接触传统文化,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文学知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马年春节期间,山东省内各大景区也相继推出新举措,让百姓的新年多了文化味和科技含量。在青岛,方特景区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及官方QQ、微信、微博等与景区交流、订票。今年春节期间,该景区停止线下优惠促销活动,全部以线上网络活动为主。截至正月初五,推出的微信百宝箱活动日均接收消息1000余条。在泰山景区,春节期间通过官网信息平台和微博、微信等及时宣传景区旅游动态,景区自主研发的“智慧泰山”手机客户端APP系统也全面上线,为游客提供免费语音导游、地图导航、旅游攻略等自助服务。
传统年俗也是山东各大景区今年春节的关键词。正月初一,记者在沂蒙山龟蒙景区看到,踩高跷、舞龙舞狮、传统曲艺表演等项目从上午10时一直持续到下午;曲阜“三孔”景区增加了游客体验传统木版年画印制活动;潍坊杨家埠推出了“年画之乡过大年”活动,游客可以现场参观木版年画制作,观看皮影表演等民俗表演;泰山景区从正月初一开始推出了祈福活动、传统戏曲舞台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曲艺杂技展示与表演、舞龙舞狮等十几个大类的民俗活动。
1月27日,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大汲店村村民李云生家挤满了来求春联的乡邻,李云生按照乡亲们的要求挥毫创作了一副副喜庆的春联。曾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河北省文明村”等多个荣誉称号的大汲店村,已成立书画、戏曲、诗歌、合唱等6支业余文化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像李云生一样的文化能人。
2月4日上午,石家庄市新华区水上公园小广场响起了欢快的锣鼓声,托天飞叉、火流星、于底舞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连上演,诸多非遗传承人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一名观众看完表演后激动地说:“看这些表演真过瘾,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好!再来一个!”在第四届秦皇岛“社区春晚”现场,秦皇岛市正能量踢踏舞蹈队以轻快活泼与节奏感十足的踢踏舞表演征服了观众。“我们这支舞蹈队平均年龄约60岁。”队长王慧说,这支踢踏舞是她从网上自学的,经过编排、反复练习而成。据了解,此次“社区春晚”吸引了近千名市民的100余个精彩节目报名参与,共有29个节目入围,包括歌舞、小品、杂技等类型。
近年来,河北省依托乡村、社区文化中心,采取组织培训和专家指导等方式,先后培养了1万余名有文艺特长的基层文化能人。由河北省文化厅、省群艺馆开展的河北省农村文化辅导基地创建活动已在全省200多个农村挂牌,每个基地所在村都成立了拥有30余名文艺骨干的农村文艺宣传队(组),常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文化能人的带动下,河北先后涌现了廊坊“南响口燕赵鼓吹乐团”、石家庄宋营镇南豆村“群星艺术团”、高阳县延福屯 “燕赵鼓吹乐团”等多个业余文艺团队。
送文化仍然是今年河北春节文化活动的重头戏,河北省直部门组织开展了“十台大戏惠民生”活动,承德市开展了“两节四送”慰问演出,张家口和秦皇岛举办了百名书法家送春联活动,邯郸市文艺志愿者走进乡村校园开展文艺演出等。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河北省博物馆“北朝壁画”展厅,一场由美术老师志愿者担任讲解员的壁画临摹活动正在举办,在老师的生动讲解和现场教授下,孩子们临摹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一位家长说:“让美术老师来当讲解员,既可以让孩子们学到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又可以提高绘画水平。”
文化能人是普通百姓,群众也自然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今年春节期间,河北文化活动举办地大多选择在社区、广场、乡镇、农村等便于群众参与的场所,活动内容多为歌舞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灯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河北各地今年春节期间共安排重点文化活动800多项。
“快点,快点,晚了就挤不进去了。”一名10多岁的小男孩着急地拉着妈妈往方岩山上赶。大年初二,位于浙江省永康市东部的方岩风景区吸引了八方游客。
“10多年了,我们每年都来。”家住浙江省东阳市环城北路的张为新说,“到方岩山拜胡公求平安已经成了我们家过年的习惯了。”永康市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景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刚介绍,今年春节,方岩风景区的游客数量创历年新高。对此,永康市公安、交警、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方岩镇机关以及景区每天调派200多人24小时现场安保执勤,确保游客安全与景区秩序。
方岩山酷似擎天方柱,故名方岩,具有典型丹霞地貌特征。据史料记载,胡公姓胡名则,字子正(963年—1039年),永康胡库村人。胡则自幼果敢有才,曾在方岩山僧舍读书。举进士后,官至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要职。其任官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于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上谏皇帝免除衢(今衢州市)、婺(今金华市)两州身丁钱,百姓感其恩德,在其少年读书的方岩山上立庙奉祀。
胡公殿又叫屏风阁,建在被称为狮子咽喉的石洞之中,殿内居中而坐的是胡则雕像。胡公殿殿堂虽不大,但被祭拜者围得水泄不通。
从绍兴赶来的李先生说:“胡公是个清官,社会需要像胡公这样的好官。”百姓祭拜胡公反映了百姓对清廉为官的尊敬以及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据了解,每年农历八九月,方岩风景区还会举办文化庙会,集永康民间表演艺术、武术交流、手工技艺展示、商贸旅游于一体,“打罗汉”“十八蝴蝶”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
(参与采写:李雪、李秋云、杨国勇、苏锐、杜俏俏。本文配图左图为北京厂甸庙会上的精彩民俗演出,北京市文化局供图;右图为山东曲阜“三孔”景区春节游人如织,谭淡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