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群文工作者,如何为大家运送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是我们常常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仅仅充当一个桥梁,更应该成为一名使者,为百姓的文化需求牵线搭桥。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百姓精神需求和文化供给之间的“红娘”,这种比喻更具亲和力,不仅拉近了与广大群众的距离,更为我们的工作准确地定了位、瞄了准。
这个“红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突出一个“热”字。她是有温度的,是温情满满的。所以,我们所开展的活动忌冰冷、忌空洞,要有温度、轻说教、重真情。我们的活动要有饱含深情的主题和创意,并注入参与者鲜活的生命力,这样才具有吸引力。其次,要有“成人之美”之心。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公益性等特性,并倾向对弱势群体的服务。为他人追梦、圆梦是我们的工作职能。另外,作为“媒人”,必须了解双方需求,强调参与群体的类型化,按照不同需求,开展不同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媒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要做到双方满意,必须要了解双方的特点,量身定制,要做到“适时”和“适势”。适时,就是适应当下,如运用电子工具,利用其“微”式传播获得更多信息,强调沟通与互动,利用各种平台,了解群众的需求;适势,既要着手眼前,又要放眼未来,我们既要看到各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趋完善的现状,更应注意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呈金字塔结构的,在满足普通市民文化娱乐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树立本地区的金字招牌、拳头产品,以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旗帜和代言,切实提升本地区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