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十七市相继召开“两会”
文化惠民成民生热词
本报讯 (驻山东记者苏锐)2014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山东省十七市“两会”相继落幕,文化发展成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关注领域,文化惠民被十市列入民生实事清单。
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济南将“建立50个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辅导点,开展公益演出进社区、农村活动。市、县(区)两级文化馆建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点,每月派专业文艺骨干进行1次至2次辅导,提升基层文艺骨干和群众艺术水平;组织市属艺术院团开展公益演出进社区、农村活动300场”。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当地将“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着力扶持文化产业,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发展动漫基地、广告创意产业园等文化载体”。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在济宁市“两会”期间表示:“今年当地各级各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努力把济宁建设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首善之区。”
2014年山东各地“两会”中,代表委员对文化领域的关注度大幅提升。济南市人大代表梁凡认为,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济南市老建筑保护工作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不清、重视不够、利用不好等现象,他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市区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的保护工作,为城市发展营造文化氛围。青岛市政协委员曾拥军的提案关注了当地的剧场发展,他认为:“青岛大剧院因享受较为充分的政府补助得以开展良好的对外演出运营,其他剧场得到的财政经费支持相对较少。”为此,曾拥军建议进一步设立剧场专项扶持资金,把政策扶持范围扩大至全市所有剧场。针对当地城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的现象,日照市政协委员郑罡在提案中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多一些城市立体组合雕塑、标志性构成、山海历史图说,在现有建成的景观区域内合理添补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