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能人”助推群文活动创新升级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黑龙江鸡西:

“文化能人”助推群文活动创新升级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文化能人成果展”在该市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来自全市的40名基层文化能人的500余幅(件)作品吸引了上万名观众的目光。鸡西市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以“寻找鸡西文化能人”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本土文化能人“引、领、带”作用,壮大鸡西群众文化队伍,建立完善鸡西民间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打造“文化能人”品牌,引领助推鸡西市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升级。

创新载体 推荐典型

据鸡西市文广新局局长顾洪涛介绍,“寻找鸡西文化能人”活动坚持以广大基层群众为主体,重点培养扶持优秀群众文艺创作群体和优秀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将考察遴选对象定位为全市文化艺术表演和创作的各类人才。通过《鸡西日报》刊发考察遴选活动启事,同时在东北网鸡西新闻平台公布活动方案、链接申报表格。全市共有300余人报名,参赛者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8岁,彰显了基层文化“群众创建”“群众参与”“群众享受”的本质。

活动按计划分3年实施,2013年主要进行考察遴选,分展示类和表演类。展示类包括文学、摄影、绘画、书法、雕刻、剪纸、刺绣、工艺制作;表演类包括各种民族器乐、声乐、舞蹈、曲艺等文艺技能。为保证公正、公开、透明,鸡西市委宣传部聘请全市行业领域的专家、能手担任评委,从专业性、欣赏性、艺术性角度,为选手的作品展示及表演进行打分。经初评、复评和终评,有40名选手荣获“鸡西民间文化能人”称号。评选活动结束后,鸡西市委宣传部建立了鸡西文化能人库。

搭建平台 突出特色

鸡西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潘若刚说,“寻找鸡西文化能人”活动为“民间高手”的技能展示搭建了平台。此次活动中的参赛作品,多集中展示浓郁的地方特色。

展示类作品有兴凯湖奇石、侵华日军在鸡西滴道矿犯下滔天罪行的罪证收藏品,有鸡西兴凯湖沙画、国画等。表演类作品有《月亮妹妹兴凯湖》、《鸡西是我家》等。参评选手尚建伟将使用过的铝箔易拉罐作为铝箔画《龙凤呈祥》的原材料;非遗项目布雕画传承人杨博制作了布雕作品《鸡西人精神》,将古今多种绘画技法巧妙地展现在画布上;独创飘毛针法,在乱针绣基础上创作出苏绣作品《清明上河图》的选手计国兴,台上参赛,台下手把手授技,其作品在黑龙江省文博会期间广受专家和国外友人的好评。 

   参评选手各展其能,极具生活气息和创意的文艺创作和表演博得了观众的惊叹和赞赏。《鸡西日报》、《鸡西晚报》、鸡西电视台、东北网鸡西新闻平台等媒体开设了专栏,对参评的民间优秀文艺团体和民间文艺带头人的典型事迹进行报道。同时,对选手进行面对面辅导,组织20余名选手参加了全市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增加了艺术实践机会。

队伍壮大 促进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的壮大,促进了鸡西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成为繁荣发展全市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美术参评选手杨博、周亚南潜心布雕画和兴凯湖沙画创作,并成为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长铝箔画创作的参评选手尚建伟成为黑龙江省从事此项技艺的代表性人物。

有了文化能人的带动,全市行业性艺术团、舞蹈队等民间文艺组织相继成立,鸡西民间歌舞协会组织会员深入农村、厂矿、社区、敬老院等义务为群众演出。鸡西甲骨文协会在中国书协“钟繇奖”竞赛中一举夺魁。参评选手徐亚芹组建了鸡西巧女手工阳光编织公司,无偿培训1000余人,吸收失业女工100余人从事羽毛画、布贴画等饰品加工工作,产品远销韩国。